久草亚洲视频,龙之谷私服,网页私服,网页私服

集萃印花網
您的位置:集萃印花網印花技術前沿技術→詳細內容
【字體: 】      
扎染染色的控制技巧
集萃印花網  2010-12-15 00:00:00
    【集萃網觀察】扎染又稱為絞纈,撮纈,是倍受我國人民喜愛的紡織品裝飾藝術。作為最原始手工印染方法之一的扎染在我國至少已有兩千年的歷史。扎染制品色彩絢麗斑斕,而不俗氣,造成型樸素自然,又極富韻味。扎染的魅力在于其表面效果的偶然性,色彩的色塊與色塊之間的偶然,造型的完整與不完整之間的偶然。所有的一切似乎均出自于信手拈來的偶然,任何一件作品都無法復制。因而扎染及扎染技巧對于普通欣賞者來說具有一定神秘感。然而扎染畢竟是一種簡單的手工印染技藝,其染色原理是通過繩、線等對織物采用緊固的扎結,系捆,縫綴等手法進行“防染”,由于扎結施加給織物外力的“防染”作用,使織物產生奇異的染色花紋。扎染手工操作的特性決定了其與工業化機器印染的區別,即生產周期長產量少,紋樣難以控制,特別是染色控制困難較大。對于扎染這種純手工操作的染纈技藝來說,可謂三分功夫在半成品的扎制,七分功夫在于染色的控制。在扎染制作中,因染色不當而導致成品報廢的事情是數不勝數的,是每一位扎染制作者所經常遇到的頭疼問題。因而解決好這個問題是扎染制作成敗的關鍵。

  盡管扎染染色控制的困難較大,問題較多。實際上通過深入的觀察探索和認真的研究總結,扎染的染色仍然是具有規律可循的。扎染染色過程中不外乎出現這樣一些問題:1、染色深淺不一,色牢度不夠。2、紋樣染色難以控制,破壞紋樣的視覺傳達。3、套色的色彩關系難以控制,色調不夠統一和諧。針對這些問題,只要我們在扎染實踐中積極開動腦筋,不斷積累經驗,尋找對策,問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

  染色規范化,提高染色質量

  扎染染色實際上由染料的選用與染色的方法兩方面構成。

  染料的選用

  醫生用藥須對癥下藥,扎染染色同樣必須根據扎染的面料及扎染的扎結方法來選擇合適的染料。隨著現代化學工業飛速發展,染料的新品種不斷出現,質量也不斷提高。這也給扎染染色帶來了更多的選擇。現常用染料有: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K型,X型,KD型等),納夫妥染料,植物染料,涂料等。扎染染料的選擇直接關系到扎染染色的成敗。現列下表以資參考:

  扎結技法 采用面料 染色工藝 選用染料

  針縫扎法 棉;麻織物;粘纖織物 冷染 活性染料,納夫妥染料

  針縫扎法 真絲;羊毛織物 冷染 活性染料

  自由扎法,折疊扎法 真絲織物;羊毛織物;錦綸織物 熱染 直接染料

  自由扎法,折疊扎法 真絲織物;羊毛織物;錦綸織物 熱染 酸性染料

  綜合扎染法 棉織物;麻織物,粘纖織物 冷染,熱染結合。 活性染料,直接染料

  綜合扎染法 真絲織物;羊毛織物 冷染,熱染結合 活性染料,酸性染料

  B、 染色的方法

  現代染料工業發展迅速,新染料層出不窮。限于篇幅現僅介紹扎染染色工藝最常用的三種染料:直接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的配制與染色法。其它染料的染色工藝請參閱有關專著。

  染色中均需做到以下幾點:

  1、染色前應將扎染半成品用清水浸泡5~10分鐘。直接染料染色前需用脫水機均勻壓干備用。

  浸染中應不斷攪扎染半成品,使之染色牢固均勻

  加染色助劑(食鹽,磷酸三納,純堿等)時應將被染物撈起,以免染色不均勻。

  直接染料:

  a、棉織物,麻織物染色配方:

  染料 1%~4% *

  純堿 0.5%~2%

  食鹽 5%~20%

  浴比 1:50

  * 注:染料重量:織物重量

  注:染料比例1%~4%之內,可調整染色色調深淺程度。

  染色完畢,清水淋洗被染物,拆結整理。

  步驟 1 2 3 4 5 6 7 8 9

  操作 調和染料 染液加溫 加入純堿 織物起染 浸染加溫 加入食鹽 保溫續染 降溫水洗 后整理

  時間(分鐘) 15 15 15

  溫度(度) 0~30 40 80~90 80~90 50

  b、粘纖織物染色配方:

  染料 0.5%~2%

  純堿 2%

  元明粉 5%~10%

  浴比 1:100

  染色工藝流程:

  1、用溫水調和染料,加熱溶解后投入已加純堿的染鍋中攪拌均勻,加熱至30度。

  2、將清水浸泡過的被染物稍加脫水后投入染液。

  3、10分鐘內升溫到60度,加入一半元明粉溶液,加熱到90度,續染20分鐘后加入另一半元明粉溶液,最后在15分鐘內降溫到50度。

  染色完畢,清水淋洗被染物,拆結整理。

  步驟 1 2 3 4 5 6 7 8 9

  操作 調和染料 染液加溫 加入純堿 織物起染 浸染加溫 加入食鹽 保溫續染 降溫水洗 后整理

  時間(分鐘) 10 20 15

  溫度(度) 0~30 30 60~70 80~90 50

  酸性染料:

  真絲織物染色配方:

  染料 1%~2%

  醋酸 1%

  浴比 1:50

  染色工藝流程:

  用清水調和染料后投入已加醋酸的染鍋中攪拌均勻。

  將清水浸泡過的被染物投入染液,20分鐘內迅速升溫到80~90度,并輕輕攪拌被染物。

  染色一小時后染色完畢,清水淋洗被染物,拆結整理。

  步驟 1 2 3 4 5 6 7

  操作 調和染料 加入醋酸 染液加溫 織物起染 浸染加溫 保溫續染 后整理

  時間(分鐘) 20 40

  溫度(度) 0~20 30 80~90 80~90

  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X型(棉織物,麻織物,粘纖織物)配方:

  染料 3%~5%

  食鹽 20%

  磷酸三鈉 15%

  浴比 1:50

  注:活性染料X型系常溫染色染料。

  染色工藝流程:

  用清水調和染料,溶解后投入染鍋中攪拌均勻。

  2、將清水浸泡過的被染物投入染液。在室溫下開始染色,15分鐘后加入食鹽助染,續染15分鐘后加入磷酸三鈉固色30分鐘,染色中應不斷攪動被染物。

  3、染色完畢,清水淋洗被染物。

  4、將被染物投入2克/升的洗衣粉溶液中煮10分鐘后水洗整理。

  步驟 1 2 3 4 5 6 7 8 9

  操作 調和染料 織物起染 常溫浸染 加入食鹽 常溫續染 加入磷酸三鈉 室溫固色 清除浮色 皂洗固色

  時間(分鐘) 15 15 30 10

  溫度(度) 常溫(室溫30度左右為宜)

  95~100

  活性染料K型(棉織物,麻織物,粘纖織物)配方:

  染料 3%~5%

  食鹽 20%

  磷酸三鈉 15%

  浴比 1:50

  注:活性染料K型屬熱固型染料。

  染色工藝流程:

  1、用清水調和染料,溶解后投入染鍋中攪拌均勻,升溫到60度。

  2、將清水浸泡過的被染物稍加脫水后投入染液。

  3、15分鐘后加入食鹽助染,繼續染色15分鐘后加入磷酸三鈉固色劑同時將染液升溫到90度固色30分鐘。

  4、染色完畢,清水淋洗被染物。

  5、將被染物投入2克/升的洗衣粉溶液中煮10分鐘后水洗整理。

  步驟 1 2 3 4 5 6 7 8 9

  操作 調和染料 織物起染 常溫浸染 加入食鹽 保溫續染 加入磷酸三鈉 加溫固色 清除浮色 皂洗

  固色

  時間(分鐘) 15 15 30 10

  溫度(度) 30~60 60 90 95~100

  控制紋樣染色,藝術的傳達紋樣的視覺效果。

  扎染的紋樣染色,特別是紋樣套色控制對于扎染制作者來說是較為困難的技巧。扎染的染色與其他手工印染技藝有較大的區別。扎染染色前紋樣都隱藏在眾多的扎結中,扎染的扎結是扎染制作中較為費時費力的環節,一件扎染制品的扎結往往需用要幾小時甚至幾天,在這個過程中扎染制作者全神貫注地消耗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等扎結全部完成之后,往往會忘記紋樣扎結的各個局部和具體位置。染色時幾乎是“盲人摸象”,只能是染到哪兒算哪兒,染好染壞全靠運氣,當然偶爾也會染出一件好的作品。但是成功率太低,為此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能否使不可控制的“偶然”和“運氣”,變成可以控制的“偶然”和“必然”?回答是肯定的:可以!實際上我們只要在制作步驟中的“扎結”前加上一個小小的步驟“標記”即可完全解決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再來看一看扎染制作的全部的過程:

  步驟 一 二 三 四

  設計構思 扎結 染色 后整理

  分步驟 1 2 1 2 1 2 1 2

  創意 設計

  草圖 縫綴

  系捆 抽緊

  扎結 配制

  染液 局部

  套色 漂洗

  浮色 拆結

  3 4 3 4 3 4 3 4

  拷貝

  設計

  圖稿 紋樣

  標記 檢查

  扎結

  質量 清水

  浸泡 整體

  染色 成品

  固色 漂洗

  浮色 熨燙

  整理

  不要小看添加的這個小小的步驟,它將確保你的勞動取得應有的回報。否則沒有這個步驟你所做其他一切努力可能都會隨著染色的開始而淹沒在染鍋中。那么如何操作這個步驟,其實非常簡單,只要在需要套色的紋樣局部做上“記號”即可。如圖:

  

  如圖所示,只需在“蝴蝶”A、B、C、D、E、F部位用鉛筆標示ABCDEF做上“記號”或用彩色粉筆在對稱部位作出“標記”。這樣在扎結好半成品后進行染色時,我們便能依靠這些“標記”識別紋樣的每一個細小的局部。染色中,先對這些局部進行套色處理,然后根據需要對局部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最后把其投入染液統一色調。

  通過這樣的處理,我們便能夠完全控制紋樣的染色,使紋樣完整地傳達其視覺形象,展現紋樣的藝術表現力。使我們不再為染色的“偶然性”所控制,而是我們完全控制紋樣染色的“偶然性”的發生。

  當然,對于“蝴蝶”這類完全對稱的圖案,也可以通過處理取得完全對稱的扎染紋樣。方法是:扎染扎結前,根據紋樣的對稱軸折疊紋樣(面料),然后對雙層面料進行扎結。通過染色便能取得完全對稱的扎染紋樣。

  三、 協調套色的色彩關系,整體色調和諧統一。

  扎染染色的色彩效果與其它工藝美術設計一樣也應該在設計構思時就做好設計色彩效果圖,設計好畫面的整體色彩效果,做到色調和諧統一,套色自然調和。由于扎染染色的特點:色彩艷麗明快,清新自然,追求色彩偶然的自由暈染暈接。因而在設計色彩效果時要充分考慮到這個特點,同時要考慮到染色的可操作性,如:選用何種染化料,紋樣染色方法,發揮不同染料特性等等問題。只有這樣對扎染制作過程的各個環節有了全盤的考慮與掌握,才能在扎染制作中有充分的信心把握和控制扎染成品的色彩藝術效果。把扎染染色中出現的一些偶然性轉化為人為控制之下必然發生的“偶然”。設計構思時解決好這些問題,那么以后的問題只是一些套色染色技術性的技巧與方法。

  套色染色的技巧與方法:

  1、同色相漸變染色法:

  步驟 1 2 3 4 5

  染液濃度 染液原液 原液+20%水 原液+40%水 原液+60%水 原液+80%水

  染色部位 織物的20% 織物的40% 織物的60% 織物的80% 織物的100%

  染色時間 20分鐘 20分鐘 20分鐘 20分鐘 20分鐘

  注 A、染料選用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K型均可。

  B、染色中務必把織物不染色部分懸掛起來使之防染。

  兩種色相暈染法:

  準備兩只容器(染鍋A,B),分別注入兩種不同色相染液(A,B),加熱備用。把經過扎結的織物的一端放入容器染色,染色完畢掉轉織物并懸掛起,把織物的另一端放入B容器染色,使AB兩種染料色在織物上相接或將先染色的一端用塑料紙包扎防染,然后將織物全部投入到B容器染色。這樣我們便可以只染兩次色而得到三種色調其中一種色調是AB兩種染料在織物上相互暈接而產生的。

  多色相疊染法:

  疊色法染色是利用染料的不同明度與不同色相進行多色相染色。染色時將扎染半成品分成若干部分,如分成三部分A,B,C。先染高明度的淺色調(A),染色完畢,對已染色部位的一部分用塑料紙包扎防染。然后染中明度的中間色調(B),進行同樣的防染程序。最后染低明度的深色調(C)。這樣便可以得到色調豐富多彩的五種色彩:A+(A+B)+B+(B+C)+C。

  套色防染法:

  此法一般應用于紋樣較為復雜的扎染染色。具體方法是對扎結有紋樣的“小結”分別進行多色相套色,可浸染,亦可用醫用注射器吸取色料后對小結分別注射染色。染色后用塑料薄膜對小結分別進行包扎防染。最后把扎染物全部投入到另一種染液(一般采用深色調)中染色,以達到統一色調。

  繪染染色法:

  將紋樣拷貝到織物上,根據紋樣色彩的要求直接用正常濃度的染液在織物上繪染,套色色彩不受限制可任意發揮。然后再用各種扎染的扎結技巧把紋樣扎結起來。最后投入到染液中統一色調。

  刷染染色法:

  此法一般應用于自由扎法的扎染染色。將不同色調的正常濃度染液自由刷染到織物上,待織物充分涼干后再行自由扎結法。最后把織物投入到染液中統一色調。

  色紙夾染法:

  將與面料相應的各色染料按1:4的浴比加水配制好,然后將此染液刷涂到吸水性強而又有韌性的紙上,涼干備用。根據紋樣扎結的需要裁剪成所需大小。扎結時將這些色紙片分別包扎到紋樣扎結所需部位。最后把織物投入到染液中統一色調。經過染色時的高溫蒸化,色紙上的染料便會轉移到織物上染色,從而形成斑斕的色彩。

來源:張毅

最新評論

該文章暫時沒有評論!

發表評論
歡迎您:
評價: 中立     好評     差評
表情: 調皮   大哭   鼓掌   發怒   流汗   驚訝   吐   撇嘴   齜牙   抓狂
       難過   疑問   白眼   偷笑   咒罵   暈   可愛   可憐   鄙視   骷髏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的相關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互動的言論.

求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