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編者按:本期《織物印花設計工藝》將進入尾聲。涉及的內容包括整個織物印花工藝設計流程的最后兩個環節——網筒雕刻以及印花工藝設計指定書的制定。
(續上期)
網筒雕刻
網筒雕刻對織物印花的印制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在進行印花工藝設計時,為了使花樣良好的藝術效果通過印制能在織物上表現出來,除了要認真考慮確定印花工藝外,還要認真考慮網筒的雕刻。從印花工藝設計的角度出發,網筒雕刻一般應考慮下列內容:網筒雕刻只數的確定;花樣中色與色雕刻關系的處理;網筒目數的確定,以及網筒刻幅、縮率的確定等。現簡述如下:
1、關注《印花審樣單》要求
在網筒雕刻實施之前,要認真關注《印花審樣單》上的要求,這包括客戶對該花樣的要求、具體意見以及印花工藝設計人員對雕刻網筒的具體要求。認真區分大樣、配色樣,認真檢查尺寸、接版方式、配色要求,要把握好花樣的總體風格精神。
在一般情況下,花樣效果以大樣為準。若來樣附有平版ok小樣,與大樣有差異,仍以大樣為準。對于平版ok小樣客人已被確認指定要按平版ok小樣效果做時,則以平版ok樣制網投入生產。
要認真領會由印花工藝設計人員填寫在《印花工藝指定書》上的要求、說明及所有來樣上的各類標注。明確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網筒排列次序及各項要求。如有疑問不明處,應及時請示有關部門和人員。要弄懂弄清,搞明白后再制網。
有時,客戶送來花樣時,同時帶來菲林片,對此,僅供分色參改。對于花型精神、精細程度、色與色關系的處理理解在具體制網過程中不完全相同,各個企業也各存在著各自的制網生產經驗和做法。因此,必須經過工藝處理。按企業制網工藝為準生產。
制網制版負責人在認真仔細審樣的基礎上,擬提出具體的雕刻工藝、技術參考、技術措施,填寫《制網工藝設計單》,以便制網制版工作的順利進行。
2、網筒只數的決定
一般是一套色澤刻一只網筒。在實際生產中,往往為符合花布圖案的精神,便利印制,常要增加網筒雕刻的只數。這在圓網印花過程中常會遇到。在碰到下列情況時,擬分刻網筒和多刻網筒,增加網筒只數。
(1)同一色澤的紋樣組成中既有點、線,又有較大塊面、滿地,擬分刻兩只網筒。在印制時,可根據花型特點來確定網筒排列,較小點、淺深色與中、淺色做疊印。較大塊面深色排在最后面,有利于印花生產的順利進行,便于調節染料用量,便于分別調節網筒壓力,從而達到色澤一致的目的。
(2)白的實色花型部分與相反色相碰,部分與同類色、姐妹色相碰或部分花型印在白地上,為解決第三色的產生擬采取不同印花工藝的需要,與相反色相碰部分可采取涂料防印活性工藝,解決第三色的產生;與同類色、姐妹色相碰部分,印在白地上,部分花型可采取活性印花工藝。故擬將該色分刻兩只網筒,可在印制時便于采取不同染料,克服第三色的產生。
(3)為防止花衣毛在印制過程中產生白芯疵病,保證得色均勻而深艷,便于印花時調節壓力,可在某色花紋處,另外加做一個基本相同的花紋紋樣的網筒,即一色做兩只網,該網稱之謂“加網”。加網即增加了網筒。
(4)白地印花花型紋樣部分約占整個布面的50%左右,顏色較深,白地所占面積也較大。該類花型印花半制品在蒸化過程中較易產生搭色疵布,容易起皺,為防止這一現象產生,可加雕刻一只“白漿網”。該網的紋樣即花樣的白地部分,印制時印清水白漿,通過印制織物幾乎百分之百都印上了色漿,在蒸化過程中吸濕程度較為均勻,可減少折皺搭色疵病的產生。白地所印的清水白漿在干洗時洗去。
(5)大樣與配色樣有深淺倒置,同時又不能做防印工藝者。如照樣做網,印制的結果會造成各色位所印相同花紋大小不一。對于花型較大,條子較寬的花型或各色不相碰的花型等,經印制不同色位雖有些大小不一,但由于花型本身較大、較寬,以致不易察覺問題。然而,對于一些對各色位花型大小要求嚴格,若花型大小客戶不予接受,則必須要經深淺倒置處理,要多做網筒。
在圓網、輥筒印花生產中,有時遇到下列情況,可以酌情減少網筒,節約成本,便利印制。
(1)運用疊色原理。造成各種疊色效果,從而可減少疊色網筒的雕刻。例如:深藍和大紅疊印獲得墨色。藍和大紅疊印獲得黑色,藍色和黃色疊印為綠色等,在實際生產中即可減少上述色澤網筒的雕刻。運用該原理生產減少網筒做法的缺點是疊色所獲得的色澤效果有些不盡人意,只能以壓印實際效果為準,對于疊色色澤部分要求較嚴的,則不能采用此法,只能做網進行雕刻生產。
(2)有多個多層次花型,可采用半防印花工藝。即把不同色澤的多層次花型的最淺部位紋樣雕刻在一只網筒上,以達到減少網筒的個數的目的。
3、關于“色”與“色”間雕刻關系的處理
多套色衣樣中會遇到兩色相遇的情況,要注意和處理好各色花紋處的相互影響和關系。兩色相遇處理得好,能保證印制效果的理想;處理不好,容易產生兩色間露白、脫版或嚴重異色。
兩色相遇除采用壓印,即將一種色疊印到另一種色的網筒雕刻方法外,采用“借線”、“分線”是雕刻處理多套色花樣兩色相遇的主要方法。所謂“借線法”即兩種色澤花紋共用同一根邊線。深顏色花紋的輪廓照常法向內收縮,而淺顏色花紋就借用深顏色花紋的輪廓線。當印花時,由于花紋向外滲開,實際上深色花紋恢復到原來圖案紋樣的位置,而淺色花紋在交界處則疊印在深色花紋上,因色淺及色相類似而無影響。“分線法”即是將兩色鄰接部分的輪廓線各自向內收縮一定距離的處理方法,以避免鄰接兩色的色漿印花后,由于滲化而產生第三色。“反分線法”是將淺色花紋的輪廓線稍加重疊的一種處理方法,即將淺色花紋的輪廓線伸入按常規收縮后的深色花紋輪廓線之內的15-20絲,使兩色稍有重疊。
究竟采用何種方法,應根據印花要求、色澤性質以及織物組織規格等因素綜合考慮。一般來說“姊妹色”一般采用大借小罩,云紋、水彩、水漬等花型可采用疊印。同類色對于花精度要求一般的花型,可將用借線處理方法。對于印花要求較高的可多“借”些,采用“反分線法”,但最大不可超過50絲;“相反色”兩色相碰較易產生第三色(異色),搭色應小而均勻,對花要求不高的花型間可采用分線。另外,兩色色漿性質不宜相碰印的業宜選用“分線法”。
在“借線”、“分線”中,又分大、中、小。要根據花型面積、網目高低、色漿擴開情況等,確定“借線”、“分線”的大小,從而確定鄰接兩色搭色、分開多少的程度。
4、網目的選定
合理選擇網坯、網目是提高印花質量和效果的關鍵之一。其直接關系到花型紋樣輪廓以及在所印織物表面的置漿量的多少。這對減少織物印花過程中的疵病,如復色、露底、塞網、有無色邊等也有直接的關聯。因此,在印花工藝設計,網筒雕刻工藝設計時應該重視網坯網目的選擇。
網目的選擇一般有如下規律:
(1)從花型結構看:精細的花紋及線條等應選擇網目數較多的;色塊、粗線條、花型邊緣較粗的花型可選用目數較低的。
(2)從織物組織結構看:厚織物吸漿量較多,應選擇網目數較低的;反之,薄織物應選擇網目數較高的。一般棉織物的印花生產用的網目數較低;而合纖或其它混紡織物用的網目數較高。
(3)從染化助劑印漿流動性、顆粒大小等看:色漿流動性好的,可選用網目數較高的;流動性較差、染化劑顆粒較粗的,為防止印花過程中產生塞網疵病,故應選擇網目數較低的網坯。
(4)印花產生過程中,車速較快宜選用網目數較低的;反之應選用網目數較高的網坯。
(5)網目的選用首先要考慮印制紋樣的輪廓清晰度;第二要考慮在所印織物表面的置漿量多少。以上四條幾乎談的均是印漿透過網目能在織物表面形成多少置漿量,從這一角度選擇網目。而如何既保證印制紋樣的輪廓清晰度,同時又要保證織物表面置漿量,兼顧兩面來選定網坯網目,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摸索。
5、網筒刻幅、縮率的確定
網筒刻幅過寬既浪費印花色漿,同時又容易產生“色邊”、復色等印花疵病,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刻幅太狹容易產生“白邊”疵布,以致造成客戶不接受。一般網筒的刻幅掌握原則有兩種:
(1)網筒刻幅比印坯門幅寬4-5公分左右。該種刻幅掌握的優點是:織物在印制時進布貼布如有游動影響不大,缺點是易產生色邊,復色等印花疵病。
(2)網筒刻幅比印坯門幅略狹一些。印制的織物略留白邊(小于1公分)。這樣做留白邊是解決織物印花防止色邊,減少復色的有效措施之一。現所留白邊由于較狹,故在服裝裁剪時并不造成損失,基本都在正常消耗范圍之內。采用該種刻幅做法的問題是對進布操作要求較高,對印坯的印前門幅要求也較高,要求印坯前都要拉到一定門幅寬度。
網筒刻幅是網筒投入生產最基礎的問題之一。這一問題如能注意,很易解決。特別是常做品種的網筒刻幅就更不成問題了,但在工藝設計時不能忘掉對這方面的考慮。對新品種要在了解印坯門幅的情況下,提出明確要求。
網筒雕刻必須考慮網筒縮率。這主要是印花成品門幅經拉幅寬于印坯門幅,如不考慮網筒縮率,易使花型橫向伸長而呈扁形,不符原樣。因此,在制網雕刻有意識地使花紋橫向收縮,這樣經拉幅后,使花型復原,符合原樣精神。花紋橫向收縮率叫縮率。網筒縮率一般是根據印坯門幅和成品門幅差距大小來決定的,計算公式為:
縮率=(成品門幅—印坯門幅)÷成品門幅×100%
對于印坯半制品門幅不易縮狹,而在印花成品布縮小率要求較高者,在網筒制網時,為印制效果符合原則,則可采用緯向花型紋樣不收縮。上下經向花型紋樣適量放大的做法。印花布在進成品車間前,織物經預縮機預縮,織物緯向門幅尺寸基本不變化,而經向尺寸有一定量的縮緊,使花紋大小與客戶來樣相符。
印花工藝設計指定書的制定
印花工藝設計指定書是由印花工藝設計人員開列制定的。印花工藝設計人員在開列制定印花工藝設計指定書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首先工藝設計人員自己要弄清楚對生產的花樣花型的標準要求
在生產中準備怎么生產,將用何種印花工藝,在生產中要符合客戶來樣標準要求,關鍵在哪里?有哪些難點需要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在投入印花生產前,指定明確的各項生產技術措施及要求。
2、集思廣益,做好印花前準備工作
印花工藝設計指定書由印花工藝設計人員開列制定,有時有可能考慮不周,給生產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故有些工廠企業在印花工藝設計指定書開列前,先開“印花生產準備會議指定書”,然后召集有關機印、調漿、雕刻前期處理,工藝等方面技術人員、工人召開印花生產準備會,即俗稱“五環會”,仔細研究花樣,廣泛征求意見,修改完善,分頭進行印花的準備工作,如網筒雕刻、配色等。最后在投產前開列“印花工藝設計指定書”,指導印花生產的進行。
目前,有很多企業開列印花工藝設計指定書,一般是由印花工藝設計人員一手開列的,往往印花工藝設計人員的設計思想得不到較好較快的貫徹,考慮不周的地方到了生產時才發現,給生產帶來麻煩。筆者認為,花樣較為簡單,生產難度不大,印花工藝設計人員已胸有成竹的,可由印花工藝設計人員一手開列;但對一些具有生產難度,要引起印花生產各環節注意,相互配合的,還是應該把“五環”召集起來,讓大家集思廣益。共同討論的過程實際上也是設計思想貫徹發動的過程,有利于印制生產。
3、收集必要資料,指令明確,切實做好網筒雕刻及配色打小樣工作
印花工藝設計人員在明確了花樣設計思想及構思的基礎上,接著要準備兩組資料,作為指令交制網間、配色間制網及打小樣。以下分別簡述:
(1)制網方面。要明確下列內容:
○明確花型依據,花面大小。
○花型面位,如不符生產要求如何處理。
○網筒排列位置序號。制網的只數、是否加網(添加白漿網、深淺倒置網等)。
○采用何種印花工藝。
○生產品種規格。
○印坯門幅。明確網筒刻幅。
○網筒雕刻工藝要求。色與色間關系如何處理及注意事項。
○是否要打小板樣。
○交貨期。
○要寫明定單號、網號。
交制網間的資料有:
○印花工藝設計指定書。
○花型依據,一般是大樣,有布樣、紙樣等。
○如小板樣被確認,則確認樣要附其中。
○其他有關資料。
(2)配色方面。要明確下列內容:
○各色配色色版。一個花型中有多位配色的要按色位標清每一位的各個顏色的色版。色版有布樣、紙樣等。如用潘通色卡的必須要注清編號。如用公用色版的更要注清,使配色人員對配色要求一看就清楚。
○印花工藝的采用。
○底色要求。印坯是半深布加白布還是染底布,是否可做套染等。
○配色注意事項。
交配色間的資料有:
○印花工藝設計指定書。
○提供明確的色版,包括確認樣。
○其他有關配色資料。
4、印花工藝設計指定書開列與制定時應注意的事項
當網筒雕刻完成,配色打小樣處方基本完成,印花半制品已準備好,印花工藝設計指定書開列好,即可交印花車間投入印花生產。印花工藝設計指定書開列與制定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1)注意核對和明確寫明每位生產數量,以防出現差錯。要合理適當地考慮印坯加成量,要一并寫在生產數量中。
(2)印漿染色所用染化料及助劑用量擬根據配色小樣,結合生產實際情況酌情增減。
(3)要考慮各色漿間在印制中產生問題的協調和解決,保證印制順利進行。
(4)核對印花工藝,底色要求同樣也不能弄錯。
(5)印制注意點及技術措施的提出。對于在印制過程中的一些技術關鍵及在印制過程中容易忽略的,對質量影響較大的事項,應以印制注意點及技術措施的形式指出,規定操作者注意。
具體內容大體可圍繞下列方面進行:
○對印花坯布的要求。
○印制過程中對操作、印花、調漿以及在工藝流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印制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印花疵病防止措施提示。
○對前后處理的要求。
○新工藝、新的染化料助劑在應用中的規定和技術措施等。(全文完)
最新技術文章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