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文/胡木升
【編者按】本期《織物印花工藝設計》將闡述第三個重要步驟——配色,包括了:1、染料(涂料)色澤的拼合;2、要注意“色”及“調”的拼合;3、在配色過程中合理運用“補色”原理;4、配色審樣及制定。同時,將開始進入第四個步驟——網筒雕刻。讓我們一起期待。
(續上期)
配色
根據花布圖案所提出的色澤要求及工藝設計所確定的印花工藝,選擇適當的染料或涂料,以單色或拼色達到來樣的色澤要求,為投入印花生產開列出工藝處方的工作,叫做“配色”,俗稱打小樣。配色是印花前的重要準備工作。
1、染料(涂料)色澤的拼合
配色離不開原色,染料(涂料)的紅、黃、藍三色為配色的三原色。原色與原色混合產生二次色,而通常所見紅色加黃色得橙色,紅色加藍色得紫色,藍色加黃色得綠色。以任一個二次色和另一個相對的原色作當量的拼合,可以得到如同三原色所混出的黑色。任何兩個二次色的拼合或者任一個原色與黑色的拼合所得的結果為三次色。主要的二次色為橙、綠、紫,如以此三色中的任兩色相互拼合,橙色與綠色得黃灰色,橙色與紫色得紅灰色,綠色與紫色相混得青灰色。三次色的特點是在色調中增加了黑色的成分。三次色的變化比二次色來得復雜,黃灰、紅灰、青灰三色不過是最基本的變化。若增加或減少彼此間的份量,很明顯就不能得到所需的黃灰、紅灰、青灰等色。相反,如果要配近似于這幾個色別的不同色光,則必須調整上述份量。例如,黃灰色的色光不夠紅時,則可追加紅色用量,結果得到橙灰色。因此,橙灰色可看成是由兩份紅色、兩份黃色、一份藍色或由黑色與橙色拼合而成。以此類推,則又可得到紫灰色、綠灰色等,應用以上原則便可配出各種各樣的色澤。
2、要注意“色”及“調”的拼合
每一個染料(涂料)從色澤角度看,其都有某一個色澤,另外每一個染料(涂料)還都有一個色調。因此,在配色過程中不僅要注意“色”與“色”的拼合,同時還要注意“調”與“調”之間的拼合,以防染料(涂料)“色”“調”之間拼合的不一致,而影響顏色的明度和飽和度。例如,一個帶有藍光的紅與一個帶有綠光的藍,就不能拼出純紫色,而只有用帶有藍光的紅與帶有紅光的藍才能拼出純紫色。關系式大致如下:
(紅光的)藍+(藍光的)紅=純紫色
(黃光的)藍+(藍光的)黃=純綠色
(紅光的)黃+(黃光的)紅=純橙色
在實際配色中,往往配色染料、涂料的色別尚能滿足配色要求,而色調卻不能滿足配色的要求。這時,則可在這些染料、涂料中加入少量它色,以改變其原有的色調。在引入它色改變配色染料色調時,一般宜選用相當的二次色,不可直接引入原色改變色調。例如,假如要把一個綠光的藍變成天藍色(紅光的)藍,可加少許藍光的紫色來調節。如果直接引入紅色染料的話,則因為綠與紅互補色關系,則必然影響顏色的明度和飽和度。故改變染料、涂料色調,引入它色一般按下述規律進行:
(黃光的)藍+微量的紫=(紅光的)藍
(紅光的)藍+微量的綠=(黃色的)藍
(藍光的)紅+微量的橙=(黃光的)紅
(黃光的)紅+微量的紫=(藍光的)紅
(藍光的)黃+微量的橙=(紅光的)黃
(紅光的)黃+微量的綠=(藍光的)黃
3、在配色過程中合理運用“補色”原理
補色原理是配色過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在某些時候,必須盡最大的努力防止補色的產生而影響染料、涂料色光的純正。因為在拼色時,如引入主色以外的補色,即產生灰色,拼出來的顏色必然灰暗無光。對印制淺色或色澤鮮艷度要求高者,特別應該注意。在選擇拼用染料時應選擇色質純粹的染料,在配色過程中注意“色”、“調”兩方面的拼和,以保證印出的色澤鮮艷奪目。但是在作深色印漿時,補色的引入卻大有用處,因為它能增加色澤的深度,故有時常常有意拌入一些補色成分,以達到色澤變深的目的。例如,活性紅K2BP(藍光紅)與活性艷藍K3R(紅光藍)所拼紫色鮮艷,而活性紅K2BP與活性翠藍KGR(綠光藍)所拼紫色就不及上述拼合色鮮艷,這主要是由于拼色引入補色的原故;又如還原汽巴藍2B印花時,要增加色澤深度往往加入少量的七林紅光紫RH拼色,紅光紫RH中的紅“調”與藍色的補色,結果看上去色澤似乎加深了。
4、配色審樣及制定
審核配色小樣是制定和修改印花色漿染料用量,以及是否繼續打樣的重要手段和依據。正確、合理的配色審樣有利于打小樣工作的進行。
審視布樣的色光,應在烘干并冷卻后進行。因為濕布含有一定的水分,會發生光折射誤差。某些染料在熱時容易泛色。
審核色光應該注意在合理的光源下進行核對。需按客戶下單時就明確指定的光源下進行審樣。要在含有D65、TL84、CWF、V30、紫外光等可供選擇的標準光源箱中進行。若采用辦公樓燈光對色,最宜在布面照明度750勒克斯(照明單位),即相當于距布面一米處,裝三支有氧40瓦日光燈的照明度下進行。對燈的強度和色調也應該統一規定。如采用自然光線,以北窗光線較好,因為這種光線比較柔和,沒有耀光的影響。
經配色審樣認為所打小樣色光符合或基本符合花樣色澤要求后,即考慮配色處方的制定。在配色處方制定時,宜參考所打小樣染料用量,結合印制中的實際情況進行修正。在實際生產中,由于花型結構不同、網筒排列前后、網目的高低印花工藝不同以及印花壞布組織結果的緊松等因素的關系,會造成同一染料用量處方的印花色漿印花,但結果得色深淺不同。因此,配色工作者、印花工藝設計人員應不斷總結摸索配色打小樣與實際印制效果的關系和規律。根據生產實際經驗歸納,一般有如下規律:
(1)花樣結構不同,染料用量相同。點、線、小塊面由于透網置漿量較少,得色不夠豐滿且色淺;較大塊面、滿地色型相對講透網置漿量較多,得色豐滿且顯深。
(2)同一色澤疊印與否,其所得色澤也有所不同。較深的色澤因有較淺同類色壓印而致深色被沖淡,所得色澤顯淺。為考慮分清花型層次,較深色澤染料用量要加成。
(3)網筒排列位置不同。排列在前位置的置于織物上的印漿,經后面網筒的壓軋、粘搭,把印花色漿壓至織物反面及部分色漿被粘搭去,以致造成色澤較淺,而排列在后的所得色澤較深。
(4)網筒網目不同,相同染料用量及處方所得色澤也不同。一般網筒低的得色相對要深些,主要與這類網筒置漿量較多有關,而網目高的得色相對要淺些。
(5)印花壞布不同,得色也不一致?椢锞o密者,如府綢,得色較一般平部為淺。
在開列制定配色處方時,應考慮實際情況,酌情增加或減少染料用量,以保證印花生產的順利進行。
網筒雕刻
網筒雕刻對織物印花的印制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在進行印花工藝設計時,為了使花樣良好的藝術效果通過印制能在織物上表現出來,除了要認真考慮確定印花工藝外,還要認真考慮網筒的雕刻。從印花工藝設計的角度出發,網筒雕刻一般應考慮下列內容:網筒雕刻只數的確定;花樣中色與色雕刻關系的處理;網筒目數的確定,以及網筒刻幅、縮率的確定等。現簡述如下:
1、關注《印花審樣單》要求
在網筒雕刻實施之前,要認真關注《印花審樣單》上的要求,這包括客戶對該花樣的要求、具體意見以及印花工藝設計人員對雕刻網筒的具體要求。認真區分大樣、配色樣,認真檢查尺寸、接版方式、配色要求,要把握好花樣的總體風格精神。
在一般情況下,花樣效果以大樣為準。若來樣附有平版ok小樣,與大樣有差異,仍以大樣為準。對于平版ok小樣客人已被確認指定要按平版ok小樣效果做時,則以平版ok樣制網投入生產。
要認真領會由印花工藝設計人員填寫在《印花工藝指定書》上的要求、說明及所有來樣上的各類標注。明確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網筒排列次序及各項要求。如有疑問不明處,應及時請示有關部門和人員。要弄懂弄清,搞明白后再制網。
有時,客戶送來花樣時,同時帶來菲林片,對此,僅供分色參改。對于花型精神、精細程度、色與色關系的處理理解在具體制網過程中不完全相同,各個企業也各存在著各自的制網生產經驗和做法。因此,必須經過工藝處理。按企業制網工藝為準生產。
制網制版負責人在認真仔細審樣的基礎上,擬提出具體的雕刻工藝、技術參考、技術措施,填寫《制網工藝設計單》,以便制網制版工作的順利進行。
2、網筒只數的決定
一般是一套色澤刻一只網筒。在實際生產中,往往為符合花布圖案的精神,便利印制,常要增加網筒雕刻的只數。這在圓網印花過程中常會遇到。在碰到下列情況時,擬分刻網筒和多刻網筒,增加網筒只數。
(1)同一色澤的紋樣組成中既有點、線,又有較大塊面、滿地,擬分刻兩只網筒。在印制時,可根據花型特點來確定網筒排列,較小點、淺深色與中、淺色做疊印。較大塊面深色排在最后面,有利于印花生產的順利進行,便于調節染料用量,便于分別調節網筒壓力,從而達到色澤一致的目的。
(2)白的實色花型部分與相反色相碰,部分與同類色、姐妹色相碰或部分花型印在白地上,為解決第三色的產生擬采取不同印花工藝的需要,與相反色相碰部分可采取涂料防印活性工藝,解決第三色的產生;與同類色、姐妹色相碰部分,印在白地上,部分花型可采取活性印花工藝。故擬將該色分刻兩只網筒,可在印制時便于采取不同染料,克服第三色的產生。
(3)為防止花衣毛在印制過程中產生白芯疵病,保證得色均勻而深艷,便于印花時調節壓力,可在某色花紋處,另外加做一個基本相同的花紋紋樣的網筒,即一色做兩只網,該網稱之謂“加網”。加網即增加了網筒。
(4)白地印花花型紋樣部分約占整個布面的50%左右,顏色較深,白地所占面積也較大。該類花型印花半制品在蒸化過程中較易產生搭色疵布,容易起皺,為防止這一現象產生,可加雕刻一只“白漿網”。該網的紋樣即花樣的白地部分,印制時印清水白漿,通過印制織物幾乎百分之百都印上了色漿,在蒸化過程中吸濕程度較為均勻,可減少折皺搭色疵病的產生。白地所印的清水白漿在干洗時洗去。
(5)大樣與配色樣有深淺倒置,同時又不能做防印工藝者。如照樣做網,印制的結果會造成各色位所印相同花紋大小不一。對于花型較大,條子較寬的花型或各色不相碰的花型等,經印制不同色位雖有些大小不一,但由于花型本身較大、較寬,以致不易察覺問題。然而,對于一些對各色位花型大小要求嚴格,若花型大小客戶不予接受,則必須要經深淺倒置處理,要多做網筒。
在圓網、輥筒印花生產中,有時遇到下列情況,可以酌情減少網筒,節約成本,便利印制。
(1)運用疊色原理。造成各種疊色效果,從而可減少疊色網筒的雕刻。例如:深藍和大紅疊印獲得墨色。藍和大紅疊印獲得黑色,藍色和黃色疊印為綠色等,在實際生產中即可減少上述色澤網筒的雕刻。運用該原理生產減少網筒做法的缺點是疊色所獲得的色澤效果有些不盡人意,只能以壓印實際效果為準,對于疊色色澤部分要求較嚴的,則不能采用此法,只能做網進行雕刻生產。
(2)有多個多層次花型,可采用半防印花工藝。即把不同色澤的多層次花型的最淺部位紋樣雕刻在一只網筒上,以達到減少網筒的個數的目的。(待續)
該文章暫時沒有評論!
最新技術文章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