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浙江中國輕紡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輕紡城”,600790.SH)的第一大股東再度變更,精功控股將所持股份轉讓給當地國資企業–––紹興縣中國輕紡城市場開發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發公司”)。由于新股東還同時持有19家公司股權,其中也涉及當地輕紡市場的運營,未來新舊資源的整合箭在弦上。
11月17日,紹興縣輕紡城建管委一位人士告訴記者,原先在當地運營輕紡業務的市場一部分屬于國資,一部分屬于民資,運營上基本沒有關聯,包括品牌宣傳也是各做各的。今后,兩塊業務肯定要重新整合,避免資源的重復和浪費。
與之相印證的是,17日輕紡城公布了詳式權益報告書,其中提到,大股東承諾,雖然未來3個月內無資產注入計劃,但開發公司今后將逐步把相關市場資源注入上市公司。
資源重合
11月10日,精功控股召開董事會并做出決議,同意轉讓其持有的輕紡城9680萬股股份。11月11日,開發公司、精功控股簽署了《收購協議書》,開發公司擬受讓精功控股持有的輕紡城9680萬股股份,占輕紡城股份總數的15.64%,成為輕紡城第一大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開發公司于2003年7月由紹興縣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全額出資組建,主要從事輕紡產品專業及配套市場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的大型專業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紹興輕紡市場是亞洲最大的輕紡產品交易中心,但此次轉讓之前,開發公司所參與建設的輕紡市場,和上市公司輕紡城是各為其主、各自運營的。前者屬于紹興國資,后者則是精功控股的資產。
“對外都是紹興縣的名片,但是當時各塊市場是分區分片。”上述縣政府人士表示。過去,上市公司和開發公司旗下的輕紡市場均是紹興輕紡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兩者互不相關,各自經營。隨著輕紡流通市場不斷發展,上述市場分割的局面已不能適應行業未來發展的需要。
輕紡城主要從事市場開發建設、市場租賃、市場物業管理、物流、黃酒、礦產品、房地產開發和銷售。開發公司主要從事中國輕紡城市場的開發建設、經營管理和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管理業務。兩者在市場開發建設、租賃管理領域業務存在較多重合。
記者查閱到,開發公司旗下有19家子公司,包括紹興縣中國輕紡城東升路市場有限公司、紹興縣中國輕紡城服裝服飾市場開發經營有限公司、紹興縣中國輕紡城展會有限公司、紹興縣中國輕紡城北聯托運市場有限責任公司等,其中一半以上都從事輕紡市場房屋租賃、物業管理等配套服務。
因此,大股東承諾,在開發公司行使對上市公司的股東權利后,將逐步把相關市場資源注入上市公司,做大做強做優輕紡市場業務。開發公司尚存在對輕紡城和自身的輕紡市場業務進行優化梳理的過程。
紹興重整輕紡城
紹興縣政府有關部門表示,目前由紹興縣多個部門組成的工作組正在與股份公司的人員一起進一步理順公司的各項關系,包括人員的調整和變動,目前都還沒有落實。“等關系理順后,政府就能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該融合的融合,該建設的建設,充分發揮中國輕紡城整體市場資源的優勢,做大做強輕紡市場業務。”
負責輕紡市場營銷的市場招商處處長陳月芳告訴記者,輕紡城所轄的市場招商還沒有統歸到該處,畢竟股權劃撥剛剛完成,未來招商模式如何目前還沒有確定。
今年下半年以來,受金融危機影響,紹興縣紡織業企業資金鏈集體告急,傳統注重規模、粗放式管理的發展模式遭遇瓶頸。紹興整合紡織產業鏈的整合和升級,已是迫在眉睫。而多個貿易市場的整理,成為當務之急。
對紹興縣而言,輕紡市場關系到全縣經濟,紹興縣政府對其一直非常重視。作為一個產業型專業市場,輕紡城對當地紡織業的引領作用不容忽視。
基于此,紹興輕紡市場必須在更高的起點上進行統籌規劃和資源整合,從而提高整體競爭能力。這也是國資公司出面接手輕紡城的重要背景。
公告中顯示,通過本次交易,開發公司和上市公司將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有利于充分發揮紹興輕紡市場在國內外市場中已有的品牌優勢、規模優勢、專業優勢和管理優勢,并為合法、合規的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紹興輕紡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上述人士還透露,過去數年間,紹興縣規劃了新的市場,為了整合新舊資源,地方政府與精功集團一直在接觸。2004年就曾提出收回輕紡城民資的經營權,當時未能實現。(/沈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