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納米漿料助劑的應用始于2004年,由杭州科翰盟公司首先推出,在部分紡織廠應用。將納米技術應用到紡織漿料,其原理與納米復合材料相仿,對提高漿紗性能有一定作用。但納米漿料助劑與納米復合材料有著很大的不同,其對人體健康和環境有著一定的危害。
在漿料溶液中加入納米漿料助劑,經紗上漿后,漿料均勻地粘附在紗線周圍。經紗在上漿和織造過程中要經受各種劇烈磨擦,粘附在經紗周圍的部分漿料會脫落散布到周圍空氣中,其中包括經過表面處理后不會抱團的納米顆粒。國內外多家研究單位研究證實,納米材料的毒性是在變成納米級過程中,物理、化學等性質發生變化時形成的。如黃金呈塊狀時是惰性的,但其顆粒尺寸達納米級時,黃色的金屬會變成藍色,并可能與DNA粘合在一起。由于納米顆粒只比原子、分子大一點,它可以通過皮膚表面進入血液中,或通過呼吸進入氣管和肺部,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對人體的傷害。據了解,國內已有多家使用納米漿料助劑的紡織企業織布車間工人反映,出現頭痛現象。納米漿料助劑在傷害織廠員工的同時,還對環境存在著很大威脅。因為坯布必須退漿后才能印染成為成品,含有納米顆粒的退漿液經污水處理后排放到江河,怎么保證排放水里沒有納米顆粒存在呢?納米顆粒在污染江河的同時,還可能通過灌溉等渠道滲透進地下水,從而大面積污染我們賴以生存的水資源。另外,經過退漿后,納米顆粒也難以保證全部退凈,一旦部分納米顆粒殘留在織物里,將可能對穿著者帶來傷害。
納米漿料助劑節約了上漿成本,卻帶來了一大堆問題。我們呼吁有關部門重視納米漿料助劑帶來的危害,停止生產、銷售、使用納米漿料助劑。
來源:華夏印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