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
12月22日2020年中國紡織大會在山西太原隆重召開。

本次大會的召開,猶如隆冬里的春天,為紡織人的顧慮和困頓撥云見日,為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開新局,更彰顯了紡織人的凝心聚力。 大會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共陽泉市委、陽泉市人民政府、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協辦,山西省工商業聯合會支持。本次大會 “五會合一” :融合了“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教育獎勵大會、中國紡織創新年會、中國紡織企業家年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年會、中國紡聯第四屆第五次理事會暨四屆八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等五大會議。中國紡聯理事會成員單位代表、地方政府、企業、中國紡聯各部門代表,媒體代表等共計110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主持。

山西省副省長盧東亮、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司長高延敏在會上致辭。
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作了題為《質量發展新篇章》的中國紡聯工作報告。報告指出,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取得決定性成就,中國正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新的歷史起點,紡織產業面臨著新的歷史任務和時代課題。產業需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平衡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穩步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不斷鞏固國際競合優勢;產業需要在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平衡好國內與國外的關系,以國內大循環帶動全球要素整合,加快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產業需要在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新階段,平衡好供給與需求的關系,化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訴求。
報告中提到,中國紡織強國建設取得決定性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突出貢獻主要體現在體系優勢與規模優勢不斷強化;在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的作用日漸突出;基礎能力與發展質量穩步抬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不斷提升。紡織強國建設取得決定性成就主要體現在科技創新能力邁上新臺階;時尚引領能力顯著提升;責任發展能力取得重要進展;人才培養能力持續改善。
同時,紡織行業經受住了疫情大考,表現出強大韌性。2020年,行業實現了平穩復蘇,中國紡聯積極作為,行業工作卓有成效。
報告中還提到,
紡織產業要把握戰略機遇期,適應變局,構建新發展格局,紡織產業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產業力量。中國即將進入“十四五”時期,在新的起點上,要適應“兩個大局”,需要對行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貢獻與地位進行新的思考。即: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解決民生與美化生活的基礎產業、國際合作與融合發展的優勢產業。
此外,考慮到紡織工業已進入“中國制造”強國陣列的第一梯隊生產制造能力與國際貿易規模長期居于世界首位,“十四五”時期紡織行業發展不再突出強調增量目標,而要將產業的質量提升與內涵拓展作為應變局、開新局的發力點和突破口。即:樹立系統觀念,全面提升產業的三大能力——核心創新能力、持續發展能力和資源配置能力,使紡織行業真正成為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在2035年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時,中國紡織工業要成為世界紡織科技的主要驅動者、全球時尚的重要引領者、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推進者。因此,要全面提升核心創新能力,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升持續發展能力,保障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提升資源配置能力,實現產業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地發展。
科技教育獎勵大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以《厚積薄發,堅定不移地走自立自強的科技創新之路》為題,作中國紡織行業科技工作報告。
在中國紡織創新年會環節,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迎新宣讀了《關于授予2020年度十大類紡織創新產品榮譽稱號的決定》、《關于授予2020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品開發貢獻獎榮譽稱號的決定》。
社會責任年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發布了《2020中國紡織行業社會責任年度報告》。
在企業家年會環節,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對全國紡織企業管理創新成果和全國優秀紡織企業家評選情況進行了介紹,宣讀了《關于發布推廣第九屆全國紡織企業管理創新成果及管理創新成果主創者的決定》、《關于授予王旭光等30位同志2020全國優秀紡織企業家和劉德銘等10位同志2020全國優秀紡織青年企業家榮譽稱號的決定》。
在中國紡聯第四屆五次理事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紀委副書記兼人力資源部主任孫曉音報告了中國紡聯第四屆五次理事會特邀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等變更情況,報告中國紡聯有關單位負責人變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