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
8月14日,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第四屆五次理事擴大會議暨產業基礎再造高峰論壇在江蘇南通召開。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原會長王天凱,中紡聯副會長、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常務副會長梁鵬程、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韓平等國家相關部門、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及相關專業協會的領導嘉賓,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徐新民等南通市領導以及來自產業用紡織品全產業鏈的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校、地方政府的代表等近400人出席會議。
徐新民在致辭時表示,集“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三大國家戰略于一身的南通市,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經濟產值4665億元,同比增長2%。南通作為著名的紡織之鄉,開創了近代民族紡織工業的先河,逐步形成了化纖、棉紡、印染、絲綢、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等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2019年全市規上企業1066家,產值占全市規上工業比重的16%,南通紡織產品暢銷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9年實現線上線下交易2211億元,占全國比重近50%,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9項,中國質量獎提名獎1項,全國紡織行業質量獎5項。近年來,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產業用紡織品發展,并專注于安全和防護用紡織品的研發生產。未來,南通將充分發揮纖維產業基礎和研發優勢,以通州灣現代紡織產業園和洋口港纖維新材料產業園為核心載體,重點發展土工與建筑、醫療衛生、交通運輸等產業用紡織品,建設南通紡織新材料產業先進制造基地。
高勇在致辭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推動了世界格局的改變,也為紡織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考驗。2020年以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重增長,特別是醫衛用和防護用紡織品實現明顯增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產業用紡織品更加深入消費人心,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用品不僅在抗疫期間為中國最先抑制住疫情發展立下汗馬功勞,同時作為紡織品出口主力拉動了中國產品出口,為世界抗擊疫情做出重大貢獻。但高勇也指出,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上半年實現高速增長是抗疫的結果,隨著疫情的趨緩或消失,我們不能沉浸在現階段抗疫成功的成果中,應當未雨綢繆。從長遠來看,產業用紡織品依舊是全球紡織行業發展和結構調整的重點,行業企業要做好后疫情時代應對準備,打好基礎,練好內功,認真踏實的推動產業用紡織品的發展。
李陵申在進行會議總結時表示,當前,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和窗口期,工信部對26類具有代表性的制造業產業進行了國際競爭比較分析,紡織工業將成為中國最具潛力率先跨入世界制造強國行列的工業部門之一,這為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此外,新冠肺炎疫情讓社會各界對產業用紡織品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國家出臺的系列政策也利好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深化供給側結構調整,“十四五”期間,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將圍繞七大任務八大工程推動行業發展,實現產業基礎能力創新、核心共性技術創新,以及高端替代工程應用技術推廣。
新冠肺炎疫情讓處于“鏈式經濟”上游地位的資本技術輸出國,出于自保紛紛與“鏈式經濟”脫鉤退回“塊式經濟”,對于缺少資本和技術的發展中國家,是難以獨立支撐現有“鏈式經濟”的發展。值得肯定的是,我國產業用紡織品在全球供應鏈中具備產業規模大、配套體系全、市場潛力大、制度環境優等優勢,面對供給沖擊,我們應當積極反思抗疫過程中的措手不及和應接不暇,認識到相關產品的技術短板,及時提升行業服務能力。
未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競爭將由低成本優勢轉變為高性價比優勢,由規模體量優勢轉變為創新應用優勢,由廣度拓展優勢轉變為深度主導優勢,由國內制造基地轉變為全球制造網絡。要完成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就要強化產業基礎的高級化建設,堅持“三創四新”,即創新、創造、創意,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同時結合技術供給、支撐保障、人才躍層、推廣應用4方面的產業基礎能力,達到制造業結構升級、業態變革、價值再造、鏈條升級4方面的技術攻關。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李桂梅對中產協2019年的工作進行了總結,并介紹了協會2020年的工作重點。她表示,中產協2019年的工作主要集中在4個方面。一是黨建引領,加強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開展各項黨建工作;二是基礎強化,深入開展行業調研活動,不斷完善統計運行工作,積極參與國家相關行業政策制修定,展開“十四五”研究相關工作;三是創新驅動,推動國家重大課題引領科技創新,加強科技獎勵及成果推廣,標準體系建設助推科技進步,關注軍民兩用融合發展,推動智能制造持續深入;四是平臺建設,加快公共服務、會展服務、信息服務、國際交流等平臺建設。
2020年上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中產協全力以赴保障口罩、防護服等抗疫物資應急生產,第一時間建立生產企業信息庫有力支撐國家調度,全力以赴配合政府部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積極定標準、保質量、促自律,助力央企快速形成產能產量,多方協調力保武漢、湖北、全國醫療物資供應,激發“大紡織”口罩、防護服生產供應,支持國際社會共同抗擊疫情,強化產業用紡織品頂層設計,所做工作得到了國務院領導和國家多部委肯定,有力服務了疫情防控工作大局,讓“小眾產品”獲得“大眾認同”。今年下半年,中產協將有條不紊推動理事會、中國國際產紡展、國際非織造布會議、紡織軍民兩用技術發展大會、首屆亞洲擦拭材料大會、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等重點工作。
會上,南通市高端紡織產業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南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劉鵬對南通國際家紡產業園區進行了推介,并介紹了南通紡織新材料產業先進制造基地情況。他表示,南通將瞄準制造過程高端化、服務過程高端化、產品價值高端化的目標,努力把紡織產業打造成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綠色發展的生態產業。首先要做強高端家紡產業,打造中國南通國際家紡商貿城;其次是聚焦印染產業升級,打造大通州灣現代紡織產業園;最后是做大產業用紡織品,打造中國安防用紡織品名城。南通將充分發揮纖維產業基礎和研發優勢,重點發展土工建筑、醫療衛生管、交通運輸等領域產業用紡織品,加快建設紡織產業的新地標。
會議還審議并通過了中產協2019年工作報告、協會財務收支報告,審議成立中產協功能紡織品分會議案,評議了2019年協會秘書處、秘書長工作,調整、增選協會副會長、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