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由臺灣經濟部技術處指導、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紡織產業綜合所、與進方環保科技公司執行“在地產業創新加值整合推動計畫”體系下“產業廢水再生技術應用趨勢分包計畫”之研發成果。昨(20)日在紡織所透過研討會進行發表。邀集產、學、研專家與歐日知名紡織設備業進行專題演講,期能為臺灣紡織業提供決策思維之參考依據。
紡織綜合所所長李貴琪表示,國內化纖業正面對競爭者快速發展、區域經濟整合及全球環境議題衝擊,期能透過專家經驗分享與專業建議,協助紡織業面對環保議題帶來的競爭壓力,同時做好水資源回收及應用。尤其再生水及水污染防治用模組,已成為化纖產業切入跨域應用高功能纖維的新趨勢,李貴琪說,中科院以制造飛彈火箭技術的能量,提供自動控制、精密加工及監控技術,為國內紡織業創造差異化的高附加價值。此外,進方公司擁有新廢水回收核心技術、以及在馬祖投資海水淡化廠的實績。
進方公司總經理王文山指出,廢水回收在產業是必走之路。行政院環保署已明確訂定工業區全區用水總回收率應至少達70%規定,可預見未來10年內,工業廢水回收發展及利用勢不可擋。王文山指出,以多重膜(MB)工法作為廢水回收,可獲得良好的RO進流前水質,且模組化拆裝容易,頗具商業投資價值。
紡織所協理周國村指出,“循環經濟”議題正夯,紡織所在循環經濟里要扮演好角色,在未來4年內除重視紡織品之廢布、廢料回收與追蹤等驗證外,更要建構指標性平臺,期達成節能減碳愿景。
昨天并邀請美國Aqua公司Fiola博士,介紹“廢水處理與節能技術”。近10年來陶瓷材料發展神速,廣泛應用在各產業。而Aqua所生產的陶瓷薄膜具有低壓力、高溫過濾特點,可達到節能、節水效益。
他提到,紡織所在產學研跨業整合強,將以本身材料結合紡織所的跨業整合優勢,打造亞洲杯商機。
紡織所主任虞達表示,透過技術深化與產學研研發聯盟之整合開發,選定PVDF中空膜絲作為水過濾材料之研發核心,協助人纖產業建立“客制高值化”產業用纖維生產機制。建立UF膜管自主化供應體系,完成整廠輸出之系統整合能量,除內需市場擴大并建立臺灣“海水淡化廠”與“污水處理廠”之輸出實績。
來源:臺灣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