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目前湖北省已備足2個月棉花庫存的企業約占50%,準備備足的企業約占33%,沒有庫存也沒資金備棉的企業約占17%。荊州某15萬錠紡織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還沒有棉花庫存,在接下來的拋儲時間里將會集中儲備2-3個月的棉花。該企業產業鏈涉及到印染、服裝等領域,資金來源多元化,周轉情況較好,所以備棉問題不大。另某10萬錠紡企負責人無奈的說,“由于前期倉庫積壓的紗線數量過多,占用大量資金,現在又處于淡季,貨款拖欠嚴重,資金回籠慢,企業無力備棉,后期用棉還是采取隨買隨用的方式。”對于后期的用棉渠道,該負責人表示,一些大的紡織企業競拍了大量棉花,除了滿足自用外,就是想多拿些配額,后期可以向此類企業周轉棉花,價格應該會比較穩定。
在調查中,當地紡企均表示國儲棉存在虧重現象,檢驗指標和實際情況相差較大。有企業稱,檢驗數據明明顯示回潮率8.0%,實際情況能達到11.0%,重量不重反輕。若以18500元/噸價格拍下來,企業實際成本價在18900元/噸以上,中間虧損部分由紡企買單。另天門某紡企表示,出庫難已成老生常談的問題,但始終得不到解決,紡織企業對此只能表示無奈。
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