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商機所帶來的直接市場及未來擴展市場,所直接相關的產業及引發的產業連鎖反應,在許多方面可能會超出我們憑借以往經驗所作的預想,而幾乎可以用“消費黑洞和產業黑洞”來形容它的影響力,或許在今后若干年里,我們還會感受到它在許多方面所起的原動力作用。
奧運經濟因其特有的聚合、裂變和輻射效應,而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潛力。印刷企業借助奧運市場營銷計劃宣傳、推廣企業形象和品牌,能更好地實現由業務經營、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的轉變。奧運經濟既是注意力經濟,又是品牌經濟,能夠為印刷企業樹立良好形象,為我國印刷企業品牌走向世界提供難得的機遇與舞臺。
商機1:常規印刷
服務奧運會的諸如辦公文件之類的常規印刷及包裝制品將為企業帶來百億元計的直接效益。
僅就印刷商機而言,至少包括辦公文件這類的常規印刷商機,如申辦、籌辦期間奧委會的宣傳和市場開發等所需要的辦公文件,舉辦期間賽事成績公報單、攝影位置安排單、膠卷遞送快遞單等;宣傳和票務相關印刷,如宣傳單、彩頁、票務、紀念產品、介紹北京的小冊子等;包裝印刷,如奧運體育用品、奧運吉祥物等的包裝,攝影背心的包裝印刷等。服務奧運會的印刷及包裝制品將為企業帶來百億元計的直接效益,并可與奧運食品、旅游紀念品等配套產業的消費需求和效益增長實現良性互動。
在北京奧運申辦及籌備期間,已經有一批捷足先登的印刷商得以嘗鮮奧運“蛋糕”。如深圳雅昌印刷有限公司印制了呈交國際奧委會的奧運申請書及國家領導人簽署的國書;浙江金牛工貿有限公司獲得奧運紀念幣包裝印刷訂單;東莞利奇文教用品有限公司成為紙品印刷類特許生產經營商;大恒集團贏得復印機采購項目合同;由幾家專業包裝印刷企業合資組建的北京優派克包裝印刷有限公司成為印刷服務供應商等。
商機2:RFID印刷
數以億計的內嵌超微型計算機芯片的塑料片,其觸角延伸到商業和我們日常生活,足以讓印刷人興奮其中的廣闊市場。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即射頻識別、電子標簽或智能標簽(Smart Label)。RFID市場帶來的奧運新商機。數以億計可比普通郵票還要小的內嵌超微型計算機芯片的塑料片,可以讓世界上的萬物聯為一體,甚至彼此“交流”、“對話”、“溝通”,使“因特網”的觸角延伸到商業和我們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更足以讓我們印刷人興奮的是,這些芯片與網絡系統交流信息的微型天線,或閱讀器的線路,許多是我們可以“印刷”上去的。
RFID印刷具有超越傳統標簽的功能,是電子和計算機等高新技術在標簽制印上的最新結晶,將成為條形碼識別技術“壇主”地位的終結者!國內RFID的應用和推廣,尤其是RFID印刷的應用和推廣,需要超大型項目來推動,北京奧運會將是難得的契機。RFID系統將擔當“電子警察”,從農場到餐桌,對奧運會各種食品的生產、加工、零售、購買、消費進行全程管理,一旦發現問題,可準確、快速進行追溯、召回和其他處理。RFID技術還將在電子門票、身份識別以及安全跟蹤、資產管理、交通運輸等領域大范圍應用。奧運會后,北京市民也將享受到這種“電子警察”的保護。
商機3:奧運票務和電子商務
奧運智能卡、奧運電子商務網站等一整套電子商務應用系統,如與相關業界聯手,印刷商應能在數字奧運一顯身手。
“數字奧運”是北京奧運的追求的目標之一,包括奧運電子商務網站、奧運智能卡、數字奧運信息亭、奧運移動電子商務應用服務系統、奧運電子支付應用管理平臺、電子物流配送體系服務網等一整套電子商務應用系統。新一代印刷,已經擺脫了傳統印刷加工業的狹小范圍,智能卡的制作自不用說,通過與相關產業的融合、嫁接、聯盟等,印刷業已經成為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要領域之一,如果與相關業界聯手,印刷商也應該能夠在數字奧運的其他方面一顯身手。
從現代奧運史,尤其是奧運商業化運作以來的歷史來看,奧運不僅對舉辦城市的發展帶來巨大“奧運效應”,還會對舉辦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并對各行各業也都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就北京奧運而言,從申辦成功那一刻起,奧運已經不僅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成為全球華人的驕傲,使百余年來炎黃子孫的民族自豪感達到一個頂點,將對整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產生極大的推動力、影響力、文化滲透力、激勵力。借助于奧運平臺,許多先進的技術、理念、管理方法、運作流程等,都會不知不覺之中影響我們的言行,融入我們的靈魂,必將促進全面小康社會、和諧社會建設。同時,這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遇、實彈演習,一次對當代商業化運作模式的近距離“觀摩”,奧運效率,奧運理念,奧運標桿,奧運“財富”開發利用模式,奧運協作、合作、贊助模式等商業運作游戲規則都將會產生強大的示范效應、“核裂變”效應,并將會在今后被其他大型活動所借鑒。奧運催生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流程、新理念等,也將會“下嫁”到其他領域。奧運就像一套大書,值得我們細細精讀,慢嚼細咽,多次消化,反復吸收,長期受益。
當“奧運”成為2008年的關鍵詞時,“奧運經濟”、“奧運商機”等相關詞組也成為印刷企業熱炒的“話題標簽”。其實,真正能夠直接享用“奧運經濟盛宴”的印刷企業屈指可數,更多的印刷企業應抱著“醉翁之意不在酒”、“功夫在詩外”的心態,把關注、參與“奧運”及相關外圍活動作為一種歷練,或獨具慧眼,“窺視”到奧運對業界運行模式帶來的變化,并及早行動,在今后類似活動(如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中搶占先機,便是北京奧運給印刷企業帶來的一份發展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