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加大技改投入新上高端設備和生產線、積極申報國家級質量獎、籌劃成立省級技術中心、策應港口開發適時參與業主碼頭建設……新年伊始,在紡織行業下行大背景下去年實現銷售20.8億元、利稅8500萬元的江蘇華寶紡織集團再出轉型升級“組合拳”,瞄準擁有30萬紗錠紡織規模,集織造、印染、服裝一條龍的多元化國家大型企業的目標沖刺。
面對復雜多變的紡織業市場環境,華寶集團圍繞高端、高質、高效的方向,走特色化、規模化、集約化之路,積極尋求對策破解行業困境:計劃投入1億元,新上細紗長車、進口全自動絡筒機;投入5000萬元,在華圣新上3萬錠色紡配套生產線;投入8000萬元,在華寶新上2條緊密紡生產線;投入1.2億元,對華寶現有的6萬錠進行高檔精梳緊密紡升級改造,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投入5億元,新上500臺噴氣織機、30條服裝生產線。
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多年來一直是華寶的立足之本,同樣成為新年度集團著力推進的轉型升級之要。在“寶福”牌棉紗獲得“中國棉紡行業十大知名品牌、國家免檢產品、江蘇省名牌產品”的基礎上,集團積極申報國家級質量獎,爭創中國馳名商標,使產品的美譽度得以提升,并借此尋求并購重組,借梯登樓推進企業裂變式發展。
隨著去年底濱海港中電投煤炭碼頭等沿海重大項目的開工,華寶集團適時提出“一業為主、多元發展”的戰略,積極參與業主碼頭建設,同步發展港口物流業態。同時利用150畝土地靠近327省道的優勢,實施對外招商,建設一個可倉儲棉花達5萬噸、年運輸量達100萬噸的物流中心,使之成為蘇北一流的物流配載中心。
來源:鹽城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