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每天5000噸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及回用工程項目”,5日上午通過省科技廳的驗收,這意味著,紡織印染行業排放的廢水,經深度處理可以全部回用于生產。省科技廳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做好技術推廣工作。
紡織印染業是廣東的一個重點傳統產業,雖然紡織企業都實現了達標排放,但排出的廢水要回用于車間生產還存在一個關鍵的技術難題,里面還存在著印染廢水難降解物和無機鹽累積。
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從2007開始,與華南理工大學、武漢紡織大學合作,經過5年的攻關,投資4200多萬元,終于在今年初解決了這一難題。目前,每天5000噸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及回用工程項目,完全正常運行,回用水為每天3000噸左右,全部用于染紗車間生產,技術在全國領先,并獲得了國家專利。
廣東省環保產業協會會長區岳州講,廣東溢達公司這一技術的取得是重大突破。【區岳州錄音】“漂廢水的回用非常困難,用到真正生產工藝上非常困難,好多人都做過嘗試,溢達最大的特點是用臭氧-曝氣生物濾池,解決水里原的一種物質叫COD,好難降解的,他們突破了。”
溢達集團研究與開發中心總監張玉高說,溢達集團倡導的是一種環保理念,這種專利技術他們可以免費提供給其他紡織企業。【張玉高錄音】“我們有我們獨創的一個專利,我們這個專利愿意免費向社會推廣,因為我們希望在這個行業推動大家做環保,如果誰愿意用,我們的技術可以免費為他們提供。”
省科技廳社基處處長陶練敏說,省現在對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希望省環保產業協會和溢達公司做好該技術的宣傳和推廣。【陶練敏錄音】“因為現在省發改委、環保廳最近編寫了水專項和環保的規劃,要求越來越嚴,指標提得越來越高了,有的印染企業干也要干,不干也要干,政府強制性,很快應用這個技術了,我們希望政府、企業、協會共同把這個技術推廣應用。”
來源:佛山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