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草亚洲视频,龙之谷私服,网页私服,网页私服

您的位置:集萃印花網行業資訊企業新聞→詳細內容
【字體: 】      
金昌:“大循環”推動轉型跨越
集萃印花網  2012-10-18

【集萃網觀察】進入秋季,金昌市河西堡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園區里仍然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塔吊林立,機聲轟鳴,一座座廠房日漸“長”高,一個個項目相繼投產……30多個循環經濟項目正在此加緊建設,部分將在年內建成。

  河西堡化工園區負責同志告訴記者,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形成一系列產業鏈,實現區域內煤焦、電石、煤焦油、煤氣循環利用,就地消化。

  金昌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資源型城市轉型跨越和可持續發展的突破口,構建了以政府為主導、規劃為先導、園區為平臺、企業為主體、科技為支撐、項目為重點的循環經濟發展機制,形成了企業小循環、產業中循環、區域大循環的新格局。循環經濟“金昌模式”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全國區域循環經濟12個典型案列之一。

  破解資源和環境難題的必然選擇

  金昌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工礦城市。長期以來,以礦產采選、有色金屬冶煉及其相關化工產品加工生產為主導的產業結構,導致資源消耗高、環保壓力大、產業鏈條短、資源依存度強,曾兩次被列入“全國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十大城市”名單,“金娃娃”戴了頂“黑帽子”。不發展循環經濟,環境就難以承載,資源就難以為繼,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就無從談起。

  為此,金昌市緊緊抓住市上被列為全省發展循環經濟試點市、金川集團被列為全國發展循環經濟試點企業的契機,把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作為重要的戰略部署。邀請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有關院士和國內一些知名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把脈會診”,修編完善了《金昌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出臺了創建全國循環經濟發展示范區實施方案,明確了循環經濟發展的定位、產業布局、發展方向和重點。精心謀劃實施了一大批產業關聯度強、銜接緊密的重大項目,不斷延伸有色金屬、化工等產業鏈,促進產業在接續中延伸,結構在延伸中調整,努力形成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共生發展的循環經濟新模式。

  園區助推產業集聚發展

  金昌把工業園區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按照產業集聚、項目集中、企業集群、技術集成和利于循環的思路,規劃建設了金昌新材料工業園區和河西堡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園。近年來,兩大園區緊扣產業鏈招商引資,集中布局項目,成功引進四川新希望集團、貴州宏福集團、中化化肥公司、內蒙古太西煤集團等國內同行業的強勢企業加盟“循環經濟圈”,大力發展PVC、硫酸鉀、磷肥、合成氨、印花鎳網等關聯配套產業。投資主體不同的企業間均以上下游產品、副產品為紐帶,形成了關聯緊密的物料鏈、產業鏈。$$分頁$$

  最早入駐園區的新川化工公司,是四川新希望集團在金昌組建的一家新公司。當初,投資方就是奔著金昌豐富的硫酸、氯氣等“三廢”資源而來。如今,新川化工公司已經建成了年產20萬噸PVC、20萬噸硫酸鉀項目。今后10年內,新希望集團還將投資30億元,形成年產80萬噸PVC和120萬噸硫基復合肥的規模,打造年銷售收入過百億的中國最大PVC基地和硫基復合肥基地。

  由貴州宏福集團、金化集團和中化化肥公司三方共同投資組建的甘肅甕福公司,也以金昌的工業“三廢”為紐帶,實施跨省跨區域合作。目前,甕福公司已形成年產磷酸30萬噸、磷酸二銨42萬噸、磷酸一銨12萬噸的生產能力,年可消耗硫酸100萬噸,成為西北最大的磷化工基地。

  金昌經濟開發區負責同志介紹,通過多年的探索實踐,金昌已構筑了“企業小循環、產業中循環、區域大循環”的新格局,形成了硫化銅鎳礦開采—鎳銅鈷冶煉—鎳銅鈷壓延及新材料產業、二氧化硫—硫酸—硫化工、硫酸—磷酸—磷化工、燒堿—氯氣—PVC—電石渣—水泥、原煤—搗固焦—焦爐煤氣—合成氨—磷銨等環環相扣、吃干榨盡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實現了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

  科技支撐延伸產業鏈條

  走進金昌宇恒鎳網公司,金川集團的成品鎳,在這里經過10多道工序的精深加工,便成了紡織企業印制美麗花紋的圓筒印花鎳網,身價倍增。目前企業已形成150萬只的生產規模,成為全國最大的鎳網生產基地。

  在發展循環經濟中,金昌市緊緊圍繞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這一核心,依靠科技創新,通過縱向拓展,不斷延伸產業鏈條;通過橫向耦合,促進產業共生發展。

  金川集團先后開發了鎳鈷貴金屬粉體材料、電子級氧化亞鎳等幾十種新產品,擴大了鎳銅鈷壓延加工能力。目前,已進入有色金屬新材料及壓延加工、原料化工、鈦冶金和鈦化工、羰基鎳和羰基鐵、太陽能和二次電池研發等新的業務領域。

  金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主要企業,先后實施了超細氧化亞鎳、電積鈷生產技術開發、鋰離子電池等756項科技攻關項目,取得科研成果206 項,其中,重大科技成果76項,有14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國家專利160項。目前,鎳基合金、氧化鈷、印花鎳網、納米級鎳粉、超細銅粉等28種新材料產品被列入中國高新技術產品目錄,建成了全球產量最大的硫酸鎳生產線和全國產量最大的氯化鎳、氧化亞鎳及鈷鹽系列產品生產線。

  資源的循環利用,促進了產業共生發展。2011年,全市新材料產業銷售收入突破500億元。全市以消化工業廢氣、廢料催生的硫化工、磷化工、氯堿化工、氟化工、煤化工產業已形成較大規模,去年各類化工產品產能達到500萬噸。計劃到“十二五”末,各類化工產品產能增加到1000萬噸,將成為西北地區重要的基礎化工基地。$$分頁$$

  經濟環保實現“雙贏”

  二氧化硫是金川集團鎳、銅冶煉產生的主要排放物,也是造成金昌地區環境污染的“元兇”。

  在發展循環經濟中,金昌市地企攜手,變廢為寶,化害為利,將環保壓力轉化為發展動力。金川集團先后投資20多億元實施技術改造,不斷提高二氧化硫回收制酸能力。金昌市則以循環經濟產業鏈為載體,引進新希望集團、貴州宏福集團、中化化肥公司等強勢企業,與金化集團、金泥集團等本土企業形成環環相扣的產業鏈。金川集團將二氧化硫氣體制成硫酸,硫酸就近分別進入新川化工、甕福公司、金化集團生產PVC和硫基化肥,生產廢渣進入金泥集團生產干法水泥,水泥再次進入金川集團用于礦山填充。

  污染嚴重的“廢物”轉了一圈,就成了“寶貝”,鏈條上所有企業都獲得收益。金川集團利用二氧化硫生產硫酸的能力,已由“九五”末的22萬噸/年提高到目前的220萬噸/年,96%的工業煙氣得到回收轉化。集團還投入巨大的資金和技術力量,實施工業廢水治理和循環利用工程。2011年,金川集團中水利用量達到1320萬噸,工業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0%,工業污水治理率達到100%。

  在利用循環經濟解決廢氣、廢水、廢棄物污染問題的同時,金昌市果斷關閉了高耗能、高污染的所有造紙廠、鐵合金廠、土法石灰窯、水泥立窯生產線,徹底切斷污染源,還百姓碧水藍天。

  2007年,金昌市摘掉了“全國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十大城市”的“黑帽子”。2011年,市區空氣質量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在全國城市環境綜合“城考”中名列全省第一。

  通過發展循環經濟,金昌市基本實現了由單一資源型經濟向多元綜合型經濟的歷史性轉變,在解決資源、環境難題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推動了經濟轉型跨越發展。

來源:甘肅日報

更多
  
  下一篇:
集萃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集萃印花網”上傳的所有內容:文字、圖片和音頻視屏等稿件,版權均屬于本網站,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和個人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注有“集萃印花網”的所有信息。若要轉載,務必取得本網站的許可(客戶服務),并要注明來源。如若違反上訴聲明,本網必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的其他文章,都注明了來源。本網轉載是為了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于要轉載此類文章的媒體、網站及個人,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若有擅自篡改來源,均與本網站無關,其轉載者自負法律責任,同時本網也必將依法追究責任。
精彩圖集

最新資訊

流行趨勢

點擊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