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出浙江,發展絲綢”是絲綢之路控股集團轉型升級的關鍵,也是“絲綢之路”配合國家“東桑西移”的重要戰略部署。目前,絲綢之路控股集團已在廣西來賓市象州縣獨資新建了占地面積4.8萬平方米絲綢生產、經營型公司,年加工能力可達1000多噸干繭,白廠絲300多噸。與此同時,他們還與四川武勝、涼山彝族自治州寧南縣等地建立了投資合作關系。資源整合、創新發展使中國絲綢之路越走越寬。
為了讓絲綢生產擺脫“傳統紡織制造”的束縛,絲綢之路集團從整合企業絲綢產業價值鏈資源入手,在改變自身產業鏈地位的同時,從困境突圍,打造兩條微笑曲線,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據絲綢之路控股集團董事長凌蘭芳介紹:“打造企業微笑曲線,是我們企業轉型制勝的關鍵。一條是企業的微笑曲線,就是提升研發能力和營銷能力,因為這是最具附加值的兩端,兩端一翹,企業才會微笑;另一條是產品微笑曲線,只有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產品才會熱銷。只要有了這兩條微笑曲線,傳統制造就能轉型為先進制造業。”
在全國完成產業布局是絲綢之路集團轉型升級的重中之重。“不僅要把絲綢制造的前道工序轉移到原料和勞動力都比較豐富的中西部地區去;還把附加值高的后道工序留在本地湖州發展;同時把研發設計和品牌發布推到一線城市,拓展國內國外、網上網下的營銷渠道,逐步建立研發、制造、品牌、營銷四大中心。”凌蘭芳說,“‘十二五’是我們轉型的關鍵時期,這期間,我們不僅要實現企業效益的倍增,還要實現員工收入的倍增。同時更要加大投入,積極在國內外拓寬市場及產品品種,力爭銷量達到33億元。”
來源:中國印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