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發泡印花主要是利用發泡油墨印刷的一種織物特種印花,就是利用發泡油墨(印漿)在織物上印刷成隆起的,經過烘烤加熱等處理,使印刷圖案隨著墨膜發泡凸起,然后自然冷卻凝固成浮凸的圖文,使印刷效果富有立體感,近似于人工刺繡,手感柔軟,耐磨、耐水洗,牢度好,富有彈性,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絲網印刷是發泡印花的最主要方法,各工藝的操作要領如下: (1)圖案設計。用于發泡印花的原稿圖案,不可選用線劃太細的圖案,對燈芯絨印花更要注意這一點。一般發泡印花要選用線條寬大于0.25毫米,網點面積大于0.5平方毫米的圖紋。由于發泡油墨顆粒較粗,容易阻塞網孔或造成斷線:網點面積太小,則閃涂料架橋性差,會損失細微層次,造成圖文失真較大:從花型設計上來說,發泡印花不適宜在大面積圖案上應用,否則就有呆板、僵硬的感覺,同時會出現明顯凹凸不平及露底現象。花型設計時整體圖案中的線條、小實塊等適宜采用發泡印花。在配色上,發泡印花的色彩宜淺不宜深,可與普通印花配合,由普通印花印底色、印深色、印大面積花紋為好。此外,選用設計的圖案色塊面積大小要適當,太大會造成圖形中間塌皺或斷裂,線劃與線劃,線劃與圖案之間間隔不能小于1毫米,否則發泡時會使圖案連成一片。并且在燈芯絨發泡印花中,由于受到網目、材料、設備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對圖案設計還要考慮花紋結構、花型排列等要根據加工的品種規格與其印后各工序加工中織物和圖案形態的變化,以及對燈芯絨印花產品總體效果和織物風格帶來的影響因素。還有,對于微膠囊發泡油墨來說,由于其很難去表現非常豐富畫面的色彩和層次,因此,應盡量不要選擇層次非常豐富、清晰度要求很高的畫面作原稿。
(2)底版制作。采用耐水型感光膠,為提高發泡效果,增加墨層厚度,感光膜要厚一些(20~50微米)。絲網網目選擇要綜合考慮花型精細度,塊面大小,發泡油墨的特點和所采用的印花工藝和燈芯絨織物規格等特點。由于發泡油墨易引起堵網,故不適用高目數的絲網,一般采用80~120目為宜。此外,網目粗可以增加墨層厚度,提高發泡效果。直接法涂膜厚度大于8微米,間接法采用五星膠片(平均膜厚為8~12微米)或膜厚為18~50微米的毛細膠片。此外,為保證印制中花型輪廓清晰和避免或減少三色(復色)出現,在選用合適的絲網網目外,還要處理好圖案中色與色之間相互影響的關系,要運用制網描稿工藝中的分線和借線手法,至于采用何種方法和確定分線距離,應視印花總效果的要求和色漿性質、織物規格等因素來綜合考慮。
(3)調墨。發泡印花中的關鍵材料是發泡油墨。目前,發泡油墨主要有一般發泡油和微膠囊發泡油墨。
①一般發泡油墨。主要依靠發泡劑氣化達到發泡目的。這種油墨是將發泡劑溶于液態聚氯乙烯樹脂中而制成的。當油墨受熱時,發泡劑氣化,使油墨層形成無數微小的氣孔,圖文便發泡凸起。常見的配方為:聚氯乙烯樹脂(40.8%),苯二甲酸二辛酯(36.7%),碳酸鈣(18.3%),二鹽基亞磷酸鋁(2.0kg),偶氮二甲酸胺(2.0kg),著色顏料(適量)。
其中,聚氯乙烯樹脂:是由氯乙烯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用乳液法聚合成糊狀樹脂,在發泡油墨中用作連結料。
苯二甲酸二辛酯:為無色透明油狀液體,在發泡油墨中用作增塑劑,具有較好的耐寒性及較小的揮發性,這種增塑劑可增加聚氯乙烯樹脂加工成型時的可塑性和流動性。 碳酸鈣:是白色晶體或粉末,在發泡油墨中用作填充料。
二鹽基亞磷酸鋁:在發泡油墨中作穩定劑,聚氯乙烯樹脂在長期高熱下會逐漸分解,逸出氯化氫氣體,又會使樹脂繼續分解。因此需要加入穩定劑,才能把氯化氫氣吸收,并阻止樹脂的分解。
偶氮二甲酸胺:是檸檬黃色的結晶體,在發泡油墨中用作發泡劑。其在空氣中的分解溫度為195℃~210℃,在塑料中的分解溫度為155℃~210℃,發氣量為190~220ml/g,分解時析出氮氣及固體殘渣乙二酸胺。這種發泡劑不溶于一般溶劑和增塑劑,但在高聚物中卻很容易分散。
著色顏料:其作用是使發泡油墨著色,主要有鈦藍、鉻黃、碳黑、鈦白粉、洋紅、酞青藍等,可根據需要定量加入。顏料要經過研磨、攪拌、過濾再配入連結料中,要求越細越好。
②微膠囊發泡油墨。它是將發泡微膠囊分散到連結料中,并加入一些助劑而制成的。印花后經過低溫干燥、烘烤加熱到120℃~140℃,幾秒鐘后油墨中的囊球便膨脹,形成無數小氣泡,使油墨層凸起。常見微膠囊發泡油墨配方為:丙烯酸酯類共聚物(60%)、微膠囊(20%)、尿素(5%)、色漿(10%)、其它成分(5%)。
微膠囊是制造微膠囊發泡油墨的主要成分,其原理是將高分子聚合物單體,通過合成制成直徑5~80微米,并充有低沸點溶劑的微小可塑球體。微膠囊經過加熱,囊內低沸點溶劑受熱氣化,使微膠囊直徑增大5~30倍。
丙烯酸酯類共聚物種類有丙烯酸甲、乙、丁和辛酯。根據一般規律,碳鏈愈長,共聚體的透明度愈好,常用碳鏈長短來調節硬度。在微膠囊發泡油墨中使用丙烯酸酯類作為連結料,這種酯類連結料屬油、水相非離子型。
尿素:具有良好的吸濕性,能促進微膠囊受熱氣化時的膨脹和擴散,還能中和色漿的酸度,保護承印物,在水乳發泡油墨中起穩定作用。
色漿:主要由漿料和助劑等配制而成,其中,漿料要具有良好的結構粘度和印刷效果。當印花輥筒施壓或絲網利壓時,粘度變小,相對地增加印花色漿的滲透性:釋壓后,又能恢復原有粘度,不影響成色用量,這樣,才便于印刷。
其它成分:主要有附加劑、催干劑等,用以改善印刷適性。為保證微膠囊發泡油墨在印刷過程中微膠囊不破損,在選擇絲網目數時要清楚絲網孔寬與油墨中微膠囊顆粒體積的關系,一般絲網網孔的寬度至少為油墨中微膠囊(或填料)顆粒直徑的3~4倍。此外還要注意到絲網的編織形式,一般采用單絲平織絲網。要注意調整控制油墨粘度,如果粘度過高,則油墨不易通過絲網版轉移到承印物上,造成印刷困難;但若粘度過低,則會造成印跡擴大,影響印刷質量,甚至造成廢品。
此外,要掌握好色漿及助劑用量及參數。不論采用什么工藝,在掌握好色漿的粘、厚度適當外,在促進染料擴散和加速滲透的助劑(如擴散劑NNO、尿素等)應較一般織物用量大些為宜。發泡油墨的原漿多為白色,因此,除了白色不需要填加色漿外,其他顏色均可通過填加色漿調配而成。在色漿填加中,應注意色漿的填加比例不宜過高,這一方面會影響發泡油墨的發泡效果,同時,色漿比例過高還會使墨層僵硬而缺乏質感。此外,在進行發泡油墨印刷中,要注意控制發泡漿的濃度,如果發泡漿過稠,可適當加些水進行稀釋,但稀釋時就注意充分攪拌均勻,否則會使墨層不均勻而影響發泡效果,并且表面的印刷效果也顯得粗糙不平。
(4)印刷。印刷機采用手動和自動都可以。最好采取印刷、加熱發泡流水作業。如條件不容許也可以在印刷后放置在晾架上,須充分干燥后再加熱發泡(因油墨水分蒸發干燥需要時間)。燈芯絨印花較難就是絨條和底版得色一致,解決此問題除在色漿方面外,就印花機來說就是壓力,圓網印花機花網壓力是靠刮刀壓力,圓網刮刀作用不同于輥筒印機刮刀單為刮漿而是以壓漿為主、刮漿為輔,刀刃和圓網內壁切點的截面呈弧形,所以壓力定要掌握適當,否則為了提高給漿量,無限度加壓,以至造成刀刃與網壁不成切線而是成面的接觸,而影響花型輪廓效果,也易使絨毛被壓遮蓋絨溝不利絨溝上色,解決的方法是采用襯刀增加厚度,提高鋼性,即根據需要選用合適厚度的襯刀,插入在正刀片背方低于該刀片1毫米左右的地方。雖然圓網刮刀刃口不像輥筒印花要求四平三光那么嚴,但也應加以重視,尤其是精細花型視其情況要定時用粗磨石或細砂紙磨光刃口。如有磁棒條件的印機塊面且采用磁棒,在此不可忽視印機的橫梁位置,因橫梁高低起著凋節圓網刮刀和織物三者之間互相適應的作用,直接影響到刮刀對織物給漿量,一般來說,印刷燈芯絨和厚密織物為主的印機橫梁位置應略低些為宜。此外,要正確排列花網位置,以保證印花效果。在設定工藝中不但要注意對花、傳色關系,還要考慮印花的總體效果與生產的順利來制定花網排列位置。印刷后,印件不要大量堆積在一起,防止重量過重損壞圖文,最好豎立著放置。
油墨是發泡印花的主要使用材料。在發泡印花中,利用水乳型發泡油墨不透明、遮蓋力強的特點,可在深色底料上印刷出具有立體感、刺繡般效果的淺色圖案文字,形成明顯強烈對比,突出裝飾效果,提高產品品質。在織物發泡印花中,目前主要有刺繡式印刷和簡易印花模兩種。
刺繡式印刷:主要是發揮發泡油墨的柔軟性,在布或紙上進行刺繡式印刷。特別是進行數層重疊印刷時,可產生多層的立體感覺,使之成為具有民間工藝品風格的印刷產品。
簡易印花模:發泡印花模可取代橡膠印花模,進行簡易印花。其使用方法是,在發泡面上浸入印花涂料,再向承印物上壓印。與橡膠印模相比,其精度雖然低些,但作為像賀年片那樣一次性使用的印花產品,可以降低成本大批量地生產。絲網印刷的網距應控制在0.2毫米以內,網距過大,油墨易滲邊,印跡邊緣不光潔;此外,刮刀一般選用肖氏硬度70為宜,刮印角度控制在45~75°。
(5)印后干燥。發泡印花設備主要是網印設備和焙烘(壓燙機)設備。發泡印花可采用普通網印設備,目前還沒有專用的發泡印花機。
發泡印花后,晾于(或低溫烘干)是十分重要的。小面積的織物可采用疊式多層晾架,大面積的可用繩索掛起自然晾干。為確保網印效果,網印后的織物不宜受高溫焙烘,以低溫(不大于70℃)或常溫通風干燥為好,發泡印花結束后,通常采用常溫通風(25℃),時間3~4小時,以織物干透為好。如果進行焙烘,其溫度應低于70℃。采用設備干燥基本不需加熱(冬天可適當加溫),只要(常溫)強制通風即可。
(6)發泡(熱壓燙)。是發泡印花的關鍵工序。熱壓燙機由電加熱平臺和接觸平臺兩部分組成,可以調節溫度和時間。主要技術參數:控溫范圍50℃~300℃(手控),控時范圍0~60秒(手控),壓燙面積26*38cm,操作電壓100/1lOV,功率1kW。大面積的壓燙,可采用由準備臺面、加熱機、加壓氣缸、傳送帶、出料冷卻臺面、承受臺、控制器等組成的半自動熱壓燙機來完成。簡單的發泡,可采用電吹風機來解決。發泡溫度一般掌握在115℃-125℃,可視發泡漿的組成和壓燙接觸面而適當改變。熱壓燙發泡時間應根據不同織物、不同圖案、不同發泡要求來控制,一般為2~15秒。熱壓燙接觸面加熱臺板通常直接接觸織物的反面,這樣可使發泡發得松軟、發得高。熱壓燙壓力近于常壓,發泡充分后,不必考慮冷卻時間。
來源:ctei
該文章暫時沒有評論!
最新技術文章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