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間感乳劑一樣,有重氮型和光敏化合物型的菲林。無需考慮的方面是固體物含量。因為間接菲林片本身就是干燥的,是100%的固體含量。也不用考慮收縮率,只是簡單的決定你需要的厚度就好。
然后你還需要一個支撐板,一個小滾筒,一個鈍的或圓角的刮板,還有能與這種菲林起作用的玉層感光乳劑。將菲林乳劑面向上放在支撐板上,然后把網版印花面向下緊密放在菲林上。在網版內部貼上膠帶,圍出的面積略微比菲林片小,這有助于處理剩下的感光乳劑,也可以保持網版內部干凈。在一端倒入感光乳劑,手持刮刀,緩慢地、用一種標準的印花手法,沿著網版推動。這能涂上一薄層感光乳劑,干了之后,會將網紗和菲林片粘在一起。然后放在干燥加上,留足夠時間使其干燥,再將襯背保護薄膜剝離。
現在已經可以開始曝光了,或者你也可以在其上再“碾壓”一層,為了做到這一點你可以將網版油墨面向下放在支撐板上。往菲林片上滴一滴感光乳劑,放上第二層菲林,首先從邊緣開始。然后開始用滾軸滾過菲林以趕走氣泡,直到整片菲林全部完成。留足干燥時間,然后剝去襯背層。(現在至少有一家公司生產一種直接/間接菲林,在你粘在網版之前每一層都可以粘在一起。而且不需要用到感光乳劑;你只需要簡單地剝離保護層并且把它粘在另一層上,然后用滾軸壓在一起。通過壓上第二或更多層達到你想要的厚度。)
將毛細菲林片小心地貼在濕(有水)的網版上,通過毛細管作用,將乳劑汲取在網紗上。盡管你可以把兩或多層感光菲林疊在一起增加厚度,但是如果菲林片本向就有足夠厚度的時候會有更好的效果(現在可以達到的厚度是1000微米;這種菲林可以把你做網版的時間從一天降代到一個小時以下;不利的一面是他們每一片值50美元或者更多)。
直接的感光乳劑和直/間接的菲林都有重氮型和光敏化合物型的選擇。同樣,菲林干燥之后,固體含量也不是問題。光敏化合物曝光時間很快,現在需要做的是決定厚度。毛細感光菲林使用起來要比直/間接菲林簡單,因為它使用水通過毛細管作用將乳劑粘在網孔上。厚的光敏聚合菲林有各種不同的規格供使用,目前可以達到1000微米。這就免卻了碾壓幾層在一起的需要。
所要用到的東西就只有一個脫脂版,一片菲林,水和刮刀。我選用的方法是將菲林乳劑面向上放在支撐板上,然后把網版印花面向下置于其上。用一個噴霧瓶噴上少許的水,停留幾秒鐘的時間讓毛細管作用將菲林吸在網眼上,然后輕輕地用刮板刮去多余的水。干燥之后,你就可以拿去曝光或者在其后面碾壓上第二層菲林。(還有一種“向下滾”的方法在毛細感光菲林應用中也是常見的;不過可能不會很快習慣。盡管兩種方法都可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在這里提到的這一種操作起來是更容易一點的。)
最后需要提到的是你可以通過網版油墨面涂感光乳劑,通過直/間接值班的方法來增加毛細感光菲林的耐用度。
你想將網版做多厚?厚版印刷比起標準版要難一些。這需要一點調節來達到最好的印花效果,最是從小量開始然后不斷提升。印熱固油墨的一個好處是你可以把第一層瞬時烘干,然后就可以將后面的一層層印上。這個方法允許你使用不那么厚的模版;我建議開始時候用150-300微米的范圍,當技術改進時再增加。
油墨
如何找到一種能滿足各種要求的油墨成了一個最大的障礙。
你在開始時候最好用那種釋放性比較好的油墨。低粘性、膏狀的油墨比高粘性的油墨好。然后,決定你想讓成品以怎樣的形態出現,是光滑平整的還是粗糙的?是圓角還是直角?做好決定,然后再從各種油墨中挑選。
下面是一些在你描述油墨時可能用到的說法:
●稠化以增加粘性。硅土粉非常有用,這種添加劑被大多數生產商采用并且向乎對所有的油墨起作用;
●你需要一個高速度混合器來將增稠劑攪勻進油墨。用電鉆加刮刀的方法不錯;
●濃縮發泡添加劑或發泡底漿來生成糙面;
●潤滑劑或者表面活性增加油墨的流動性;
●拉力添加劑和拉力底漿能夠增加彈性,這就避免了你的設計花樣出現裂縫;
●濃縮色素可增加現有顏色的強度和亮度。好的辦法是檢查所有能用的添加劑或者修飾劑。你會發現每一個生產商實際上都有很多種添加劑和修飾劑,所以你要找到你認為能適合大多數情況的一種添加劑。
油墨生產商已經開始了生產能應對高密度印花的產品。這能節省你的調試時間。記好同一種類中他們也會以各種不同的外觀出現。所以,你也會想了解如何在生產中更好的“駕馭”這些油墨。
做一個邊緣平整的啞面(糙面)圖樣,你需要的是低粘性的膏狀油墨。試試單獨使用該油墨印刷時成品會是什么樣子。如果出現了平整的啞面,就不需要添加任何東西了;如果不是的話,添加濃縮的發泡劑或發泡底漿,少量添加直到達到你所需要的啞面光澤度。然后加增稠粉使其成為一種類似于漿糊的狀態。油墨越稠,邊緣就會越平整,但是清洗網版卻變得越難。為了更好的清洗網版,可能要用到稀釋劑。同樣,也是要逐漸增加用量避免油墨層過薄。同時也不能失去直角邊緣。如果油墨抗張力強度差的話應該加拉力添加劑或者底漿。這些成分的精確用量取決于你選擇的油墨和添加劑。像往常一樣,把所做的“修飾”詳盡記錄,最好是用重量而不是用體積。
做邊緣平整的光面圖樣,用到的是和啞面(糙面)圖樣一樣的方法,不同的是省去使用發泡添加劑。如果你開始使用的是啞面的油墨(沒有添加發泡成份),試著添加拉力添加劑,或者簡單地換一種低粘性,而且在烘干后有高光澤的油墨。同樣地,這些成分的精確用量取決于你選擇的油墨和添加劑種類。
帶著鑲嵌邊的(或圓角)高光澤高清晰圖樣--如同模仿“焊接”的塑料片點綴裝飾--可以印在多色圖案上,如標志圖。所選用的透明漿要求烘干后不能出現乳白色或黃色,這也會有高的光澤度。如果需要的話,使增稠油墨提高粘性。這種圖樣一般不要求直角,所以不用太在意油墨的稠度。
做帶鑲嵌邊的(或圓角)啞面(糙面)圖樣,開始時候使用低粘性油墨。逐漸加小量的稠化劑,但同時也要注意油墨的流動性,所以不要等油墨變成一團漿糊時再停止。如果有需要的話,加稀釋劑來增加流動性,為了增加啞面(糙面)的立體感,可加一點點發泡劑。因為不需要直角,所以你可以加多一點,但是不要加過了頭使它成為一種標準的發泡油墨(這會使成品表面容易出現皺紋,耐用度也降低)。
印花方法
“使于操作”是這里的關鍵所在。
開發一種方法可以讓你的生產處于不間斷的狀態,如果你的技術只可以打樣的話,是無利可圖的。
任何印花花樣都要有好的網版,確保在設計圖樣周圍有足夠的“空閑”面積,也就是說網框要夠大,不能讓印花面積點據了你網框的全部或幾乎全部。選擇合適的油墨刮刀和推墨沖程距離。網版做好了以后就沒有辦法再擴充尺寸或者增長刮印沖程了。除非你得做網版。然后以大約70度硬度的刮膠開始。有各種不同硬度的刮膠備用是一個好主意。如果是雙層或三層的話,可以更好的控制。油墨回推板應該調節在網版的最大裝載量(指的是要把油墨充分填充開孔網眼)。如果油墨能夠適當的回推,那么刮刀刮油墨就變得更容易一些。
網距是一個臨界調節,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足夠的網距,油墨不能從網版釋放到衣物上。因為網距是直接與網版張力相關的。張力高的網版要求的網距低。所以有必要的話,要加大低張力網版的網距。
開始階段,將印墨和回墨速度都調到最低,在不會影響到印花效果的情況下再逐漸嗇速度。如果壓力過大你會把油墨擠進織物里面,最好是讓油墨“坐”在衣物上。
如果你想要最大的厚度,那就烘干后再疊上另一層。印兩薄層比印一厚層要容易得多。
瞬時烘干
烘干時間需要精心計算,以達到最合適的烘干固定效果和溫度。記住不是所有的瞬時烘干機都是一樣的。舉例來說,石英管的烘干機加熱快。它可以很快使表面烘干但是另外2/3厚度的油墨,它是加熱不到的。因此,第一個油墨層在物理和化學狀態上是不一致的。這可能導致第一層油墨不能很好的支撐第二層油墨,這在厚版印花中是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紅外烘干面板就比較合適。如果下油墨量大又必須全部加熱烘干,停留更多的時間就是了。如果你想一層層的疊加你的印花圖樣,你也就需要多次的烘干了。所以你也就需要第二個或更多個瞬時烘干機。
最終烘干
固化熱固油墨一般要用到360oF(160℃)的溫度,除百是3倍(或更高)的油墨層厚度。這種厚的印刷花樣達到干燥溫度會需要更長時間,所以在調節烘箱溫度時要考慮停留時間。你也可以增加烘干溫度,但是不要企圖過快的烘干。用高溫做短時間烘干會導致其它問題。
來源:百度文庫
該文章暫時沒有評論!
最新技術文章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