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生產一直采用水相反應,這是因為棉、毛、絲、麻都是親水性纖維,所以選擇的染化料也都是水溶性的。自從疏水性的合成纖維出現后,如滌綸就和傳統的水相反應工藝產生矛盾。初期研究只是如何使滌綸適應水相工藝,如高溫高壓染色、載體染色等。后來進一步開發出半水相的熱熔染色法,最后又成功開發出氣相的轉移印花方法。
這種印花方法完全實現了廢水零排放。我們應重視這種對傳統的突破現象,這是一個契機,促使我們深入研究更多的氣相反應工藝。當前對印染生產工藝發展目標定在少水和無水工藝兩者結合上。這不僅能節約用水,減少廢水排放,而且還能節省能源。因為印染生產各工序要水洗,又要不斷烘干。
印染廢水的特點是什么?
印染廢水的特點是:
。1)數量龐大。印染廢水的排放量很大,歐洲統計織物和排放廢水的重量比是1∶150~1∶200。我國約為1∶200~1∶400。我國紡織工業廢水為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的第六位,其中80%屬印染廢水。
。2)成分復雜。印染廢水含有未反應的染料、顏料(涂料),帶有濃重的色澤,還有未反應的助劑,以及反應后的生成物和織物上的脫落物。更嚴重的還有致癌和致畸的有機化合物,具有毒性的重金屬等。
(3)變化無常。廢水中的各種成分的組合、性質等,隨著市場變化、季節更換、供應更迭等而呈無規律變化。
(4)治理困難。印染廢水屬工業廢水中較難治理的一種。由于技術、經濟等原因,目前大多數采用的生物—物理治理方法只能達到基本排放要求。雖然在色度上略有下降,但對有機物質只是分解成較小物質,對這些分解產物性質很難控制也很難掌握,無法保證對環境不產生危害。
(5)處理經濟負荷沉重,F行處理方法占地面積大,投資多,治理費用高昂,以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據估計,廢水治理后達到二級排放標準,則治理費用基本與城市自來水價格相等。如果要達到廢水回用要求,治理費用則更高,故實際運作起來相當困難。
目前,印染廢水與農業生產不斷產生矛盾,必須引起重視。
來源 印染在線
該文章暫時沒有評論!
歡迎您: |
評價:![]() ![]() ![]() |
表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的相關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互動的言論. |
最新技術文章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