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
當前,全球的紡織業都遇到了原料和能源供給緊張的問題。纖維、淡水、石油和電力的缺乏對企業的生產造成了直接影響,而纖維的供給形勢尤其嚴峻。2005年以后,棉纖維產量的增長幅度非常小,但是市場的需求卻一直在增長,這就導致了供給量和需求量之間的巨大缺口。如果全世界各個國家的人均棉纖維消費量都達到美國人均棉纖維消費量的水平,我們每年將需要4.7億包棉花。如此緊張的原料供應,就要求我們更要珍惜現有資源,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而且,根據業內人士的說法,服裝制造是“污染大戶”,不僅會浪費一些紡織品,而且從原料到成衣都在排放有害環境的物質。我國每年服裝的產量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如果紡織品能夠循環利用,不僅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也是世界紡織業未來發展可以尋求突破的方向之一。
再生紡織品,這一曾被關注又被冷落的話題,很是耐人尋味。從材料回收開始,再生紡織品最早呈現的形態是回收棉、回收滌綸纖維,技術進步又帶來各種再生纖維素纖維。低碳經濟要求“從搖籃到墳墓”都有碳的標志,以此約束生產流通中對資源與能源的消耗,再生紡織品則實現了“從搖籃到搖籃”的真正循環利用,是低碳的終極回歸。
來源:中國印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