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純棉針織物的拔染印花工藝流程
坯布的前處理——染底色——拉幅烘干——調漿——印花——汽蒸——冷水洗——氧
化——水洗——皂洗——水洗烘干——浸軋柔軟劑——定型
1.1 坯布的前處理
坯布的前處理在拔染印花中尤其重要,印花廠家一般對坯布的白度要求很高,以便后道工序的穩定進行,一般棉織物前處理工藝通常采用退漿、煮練、漂白、等工藝。
1.2 活性染料染底色
1.2.1 染底色染料的選擇
拔染印花底色主要選用可拔活性染料,染料的可拔性主要取決于它的化學結構和化學組成,因此弄清楚可拔性與化學結構的關系很重要,活性基團相同而染料的母體不同活性基與染料母體的銜接方法的不同,都會影響染料可拔性和染料—纖維間的穩定性。而拔染印花染底色的染料的選擇條件:雕白粉可拔,所染底色經得起高溫蒸化不變退色,又相近的上染固色率和上染曲線,保持色光的重演性。一般以各染料公司提供的三原色較好。染底色的染料可在乙烯砜結構的中溫型染料中選擇,例如常用進口活性染料系列有REMAZOL中溫型活性染料DrimareneS系列,汽巴的三元色F3B紅、2R黃、2R紅、2R蘭、N150黑,永光的Everzol,萬德的B型,大部分都有良好的可拔性。一般染底色染料必須先做可拔(雕白塊)試驗,確保可拔,才能進行印花。
1.3 拉幅烘干
對拔染印花織物的拉幅烘干很重要,拔染印花后的織物,很容易受外界條件的影響而使色光發生變化,所以一定要及時烘干,保證色光的穩定性,印花織物對門幅、克重的要求也比較嚴格,在定型時要注意。
1.4 印花
1.4.1糊料的選擇
用于純棉針織物拔染印花的糊料,除了直接印花所具備的條件外,還需要具有很強的耐還原性和耐堿性,還原劑和堿劑加入不會導致糊料粘度的變化,要求糊料具有良好穩定性,脫糊方便,目前市面上淀粉結構類糊料都可以適用。精細花樣輪廓清晰是拔染印花的特性,必須減少滲化和滲色,因此常需要粘度低和含固量高的漿料。
1.4.2 助劑的選擇
1、雕白粉學名甲醛次硫酸氫鈉,在拔染印花中的雕白粉起到兩個作用,首先使還原染料還原成隱色酸,對纖維具有親和力,有效地上染纖維,二是破壞底色染料的發色基團,使印花部分的染地消失。根據底色染料的易拔性和花漿的染料用量掌握好雕白粉的用量是非常關鍵的,雕白粉用量太少雕色不干凈、顏色暗、發色深淺檔;雕白粉用量太多,會出現花型滲化,拔染處纖維受損,出現破洞。特別是對中淺色底色的拔染印花,如果雕白粉用量過多那么在大生產時出現不需要拔白的部分底色搭色,或者蒸化時拖開以及褶皺搭色等疵點,一般中淺色拔染時雕白粉用量在8-12%為宜,而在深色底色拔染時,則雕白粉用量可以控制在12-20%。
2、小蘇打或純堿等堿劑在還原劑印花中有幾個作用,一是使還原后的染料隱色酸成為隱色體鈉鹽而溶解;二是雕白粉在堿性印漿中比較穩定;三是中和雕白粉分解時產生的酸性物質,以免纖維的強力損傷,四是有利于還原染料發色。
3、食鹽:在拔染印花處方中加入一定量的食鹽,可以提高染料的固色率。
4、甘油:甘油的加入起到蒸化時吸濕的作用,還原染料蒸化時的反應是放熱反應,需要補充適量的水分才能使染料在較短的時間內擴散到纖維內部與纖維結合。甘油還能使還原染料發色艷亮,甘油的加入量不能少。
1.4.3 還原染料拔染色漿的調制
1、還原染料漿狀法印花方法
A、 沖淡漿的處方
根據客戶來樣的拔印效果來確定沖淡漿的處方,根據需要配置幾種不同配比拔白度的淡漿,為調制印花漿創造方便的條件。
B、操作步驟:按處方先把淀粉醚漿和海藻酸鈉漿混合,加入六偏磷酸鈉、食鹽、水等,攪拌30—60分鐘再加入純堿、雕白粉攪拌至均勻。制備好的沖淡漿用碘液滴定法定分析拔白度并做好記錄。以便調漿時正確拼混。
2、拔染印花工藝處方
A、還原染料還原溶解
純棉針織品的撥染印花色漿選用的染料是還原染料,由于還原染料本身不溶于水,不能直接加水溶解加入到印花糊料中,而必須使還原染料分子結構中的羰基在堿性介質中還原劑還原成隱色體鈉鹽而溶于水才能使用。這樣,其隱色體對纖維有親和力,能上染纖維上去,經印花、蒸化、水洗氧化后使還原染料發色。所以,還原染料印花、蒸化后的色光是隱色體的色光,而經水洗氧化后的色光才是真正的色光。調制還原染料印花漿時,必須對還原染料本身進行處理,一般調制還原染料色漿有兩種方法,即漿狀法和基本漿法,工廠為了操作方便一般選用漿狀法,也可稱為懸浮體印花法。漿狀法制作簡單,只要把還原染料與甘油、水以適當比例混合研磨至無色點即可,傳統的還原染料一般需研磨16-24小時。漿狀液中除甘油外無其他藥劑,所以,漿狀液儲存穩定性好,如遇沉淀,則攪拌后不影響使用。超細粒子的還原染料,則研磨時間大大減少或不用研磨。如果把還原染料預先制成漿狀液,則有利于調漿的簡單化。也有超細粒子的還原染料漿狀液供應,則可隨時調制印花漿,只要稱取一定量的染料漿狀液加入糊料中攪拌即可。適合于印花的常用還原染料有:還原黃7GK、還原橙RK、還原蘭3G、還原蘭2B、還原綠FFB、還原綠4G、還原紫2R、還原黑BL、V桃紅R、還原棕BR、還原大紅GCN。有些還原染料有嚴重的光脆作用,這些染料在光合熱的條件下起光化作用,并產生過氧化氫,從而使棉纖維氧化而導致纖維脆化,這些染料如GOK黃、GCN黃、RF桔等,最好不要用于印花。
B、拔白漿工藝處方
增白劑 0.2%
水 X
沖淡漿 90%
如果采用中性拔白,則處方中純堿的用量可降低到2%。如果底色的拔白,用沖淡漿漿不能保證撥白度,可以在沖淡漿里加一些增白劑,來提高拔白度。
C、還原染料漿狀液的研磨工藝
漿狀法是將還原染料研磨后制成懸浮體,然后與沖淡漿相混,制成印漿。甘油有助溶和潤濕的作用,在印花時提高漿料的潤滑性,蒸化時,甘油吸收蒸汽中的水份,是纖維膨脹,有利于還原染料的還原,達到染料隱色體,逐漸溶解而參透到纖維內部。
漿狀法漿料組成:
粉狀還原染料 20KG
甘油 10-20KG
水 60-70KG
——————————————————————————
100KG
常用還原染料漿狀液制備配方參考:
D、色拔漿工藝處方:
還原染料漿狀液 2-6%
純堿 2-5%
增白劑 0.2%
沖淡漿 90%
操作方法:按處方稱好沖淡劑漿和還原染料漿狀液,將漿狀液倒入沖淡漿中,加純堿攪拌均勻,按處方色澤深淺所要求的拔白度,用不同拔白度的沖淡漿按比例調節到需要的拔白度或酌量加增白劑調整拔白度,攪拌均勻備用。如果用超細還原染料直接加入糊料中,則甘油的用量必須加足,視染料性能不同加入甘油的比例。
1.5 純棉針織物的拔染印花蒸化工藝
純棉針織品拔印印花適合用長環蒸化機平幅進布蒸化。使布面得到均勻的發色。 純棉針織品還原拔染印花的蒸化工藝:
飽和蒸汽進汽壓力:0.4-0.45Mpa
蒸箱內溫度:102℃
蒸化時間:10-18分。
工藝要點:還原染料印花的蒸化是一個放熱反應,要控制好蒸化溫度不能超過106℃。
1.6 純棉針織物活性印花的水洗工藝
純棉針織品的水洗以平洗和繩洗相結合的洗滌效果較好,在平洗機種平幅進布沖洗浮色,然后再繩洗時皂洗
純棉針織品撥染印花織物的水洗工藝流程:
平洗機清水× 1格→平洗氧化(40℃、氧化劑0.1-0.2g/l)→平洗清水(40℃)×5格→平洗清水×1格→繩洗(高效凈洗劑0.5g/l, 80-85℃)→繩洗(高效凈洗劑0.5g/l, 80-85℃)→繩洗(60℃)→繩洗(40℃)→繩洗(室溫)。
1.7 純棉針織物織物的后整理
后整理的目的,是把織物通過一系列的物理或化學的處理,達到良好的服用性能。純棉針織品織物主要用于服裝面料,因此,一般采用柔軟整理和防縮抗皺整理。選用的助劑是親水性的柔軟劑和防縮抗皺整理劑,以保證其良好的吸濕排汗功能和柔軟抗皺能力。
2 純棉針織物印花中各道工序的操作注意點
2.1 漿邊切邊要整齊
多數針織品,特別是汗布等單面易卷邊織物印花前要進行漿邊切邊,漿邊寬度約1c漿層薄一點,因太厚會導致印花時深邊,對于特別薄的織物漿邊寬度可到2cm,切邊要整齊。為了印花貼布平整,不因門幅不齊而產生印花糊邊、深淺邊、邊道搭色。
2.2 控制貼布的伸長率
印花前保持針織布的徑向縮率小于4%,因為即使是無張力貼布,由于針織布本身的彈性,根據織物組織規格不同,貼布伸長率約2-6%,為保證成品的縮率及花形的尺寸穩定性,除了對菲林放尺處理外,貼布的伸長率越小越好。
2.3 合理審樣
針織布印花的分色描搞,對于一般散花徑向放大5-6%,遇到方格、幾何花等尺寸變化敏感的花形徑向放大尺寸要進行計算,對要印的布進行貼布伸長計算,如成品要求徑向縮率5%,坯布縮率小于5%,貼布后坯布身長7%,則制作菲林時徑向可放大7-8%,偉向則根據貼布后門幅縮小的百分率進行縮小,從而使印花成品達到滿意的效果。
2.4 防止卷邊
針織布印花機與梭織布是相同的,所以,即使漿切邊后,貼布時布面伸長,還會產生卷邊。必須對設備略作改進,在布面接近滾筒或導帶的前面安裝吸邊機、吹邊機,達到平整貼布的目的。印花后進入烘房,如果產生卷邊,則會形成邊道搭色、托開等,因此,貼布漿或貼布樹脂的黏性不能太大,避免起身時拉力打形成卷邊,同時,也可在烘房口安裝吹邊器配合,幫助已印花織物平整地進入烘房烘干。
2.5 選用高固著型活性染料染底
棉針織品蒸化時,由于面料在進蒸化機時易卷邊,易產生邊糊、傳色或深邊等,除了小張力進蒸化機外,選用高固著型活性染料印花效果較好,高固著型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可達到90%以上,固色時間少,浮色較K型活性染料少得多且容易洗除。
2.6 根據半制品質量確定尿素用量
絲光棉印花與同種未絲光棉相比,同等條件下得色量提高2-3成,而且由于絲光后的棉針織布參透性更好,所以可適當減少尿素用量,防止蒸化時化開。
2.7 存放時間的不宜太長
在印花前必須測定拔印漿的拔白度是否符合要求。拔印漿存放時間超過三天后,使用前必須從新測定拔白度,確保印花的色光。
2.8 及時小樣試驗
用于拔印印花的地色布在印花前必須進行拔印撥白試驗。
2.9選擇耐還原劑的感光膠
用于拔印的印花紙版或圓網的制作其感光膠必須耐堿和耐所用的化學物質,防止印花
時脫膜和出現砂眼。
2.10上機印花先放樣
因為拔印印花是在深色地色上印淺色花形,在印花機上印花時是看不清印制效果和基本色光的。平網印花時特別注意接版口的印制效果。
2.11 根據底色的深度確定防染劑S的用量
中淺底色的撥染印花,染好底色后,再軋染防染劑S(2-4g/L)烘干后,可以克服印花時的浮拔現象。這是因為印花布上不應有花紋的地方也沾上拔白粉,或蒸化褶皺時底色被部分拔掉,必然形成次品。
2.12 印后工藝控制
印花后的烘房烘干溫度不能超過125攝氏度,以防止雕白粉提前分解。印花后落布以擺布裝車,未進行蒸化前要用布把車中的布包住,防止與空氣接觸后提前氧化變色。
來源:印染在線
該文章暫時沒有評論!
最新技術文章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