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氨綸纖維,最早由美國杜邦公司于1958年以FiberK批量試生產后,在1962年以復絲熔紡開始大規模生產,并命名為“Lycra”(萊卡)。目前世界上德國、日本、韓國皆有大規模生產,年產量約20余萬噸。我國則先后在山東、煙臺、連云港、廣東鶴山和上海青浦設廠生產。氨綸混紡織物的質量受加工中各種因素的影響,本文就各種氨綸混紡織物在加工工藝中的參數和染料助劑的選擇作扼要的介紹。
1 倉儲中注意事項
氨綸在紡絲和繞卷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硅油和其他潤滑劑,以改善紡絲及卷繞的運轉性能;在織造過程中還使用了油劑和其他助劑。因此,無論是梭織還是針織的氨綸織物都應避免在倉庫中長期貯存,以免因上述助劑自然降解而導致纖維泛黃,織物彈性下降。另一方面,織物長期儲存會出現所謂“冷定形”,使織物形成永久性的折皺。圓機織造的針織物,最好在織機上直接開片,然后平幅打卷。
由于氨綸和尼龍一樣,容易吸收空氣中氮的化合物,所以凡倉庫未裝有空調設施,遇運輸的卡車直接進入倉庫,其廢氣又未能及時排放等原因,會出現質量問題。此外,如果織物置于室外堆放,受到日光照射,也會加速其降解。為此,凡是倉儲要超過三月者,應該用塑料薄膜包覆織物。
2 氨綸織物熱定形
無論是梭織還是針織的氨綸織物,其纖維始終處于受張力的狀態。所以,織物在熱定形前必須首先通過松弛工序,以消除應力,使織物尺寸穩定,以免在后續染色中出現永久性的折皺痕或繩索痕。所謂松弛工序,指織物在拉幅前汽蒸,或使織物通過蒸汽臺板,或將織物置于溢流染色機中緩流運轉片刻,以消除內應力。平幅熱定形通過調節定形機中的溫度、超喂、門幅等工藝參數,控制最終成品達到所需的規格。圓筒形針織物,如通過適當的熱定形,則染色時不會發生卷邊問題,熱定形溫度應在180~190℃,時間30~45s。如溫度過高,則織物會泛黃。氨綸織物采用熱定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為織物上的雜質和潤滑劑中的一些降解物質因焙烘而遷移到纖維內部,所以即使在后道工藝中使用十分有效的精練劑和工藝也很難去除這些斑痕。此外,在熱定形過程中,也可能釋放出嚴重的揮發性惡臭氣體,這不僅污染環境,而且這些有害氣體的冷凝產物也會沾污拉幅設備。因此,可以在織物熱定形前先在溢流機中緩流精練,使織物松弛,從而省略預定形工序前的汽蒸松弛工序下實施,以改善成品色變和濕牢度下降等問題。圓筒形針織物需開片以后才能平幅定形,但它在染色時易發生卷邊,造成染色不勻。解決方法是將布邊用防水漿上膠或再縫成筒體(該法需消耗大量勞動力,所以只在高品質產品上使用)。另一種方法是使用氣流噴射機,利用氣流將門幅展開,以減少折皺痕、繩索痕和卷邊等現象。或者安裝筒式熱定形設備,以筒體狀態定形加工圓筒形針織物。
3 精練工藝
染色前必須將纖維上的硅油和潤滑劑徹底去除,以利于均勻染色,保證成品堅牢度。對尼龍/氨綸混紡織物染色時,布面上常會出現色斑,特別是在使用堅牢度比較優良,且不帶磺酸基團的1∶2金屬絡合染料時。究其原因是纖維上殘留油滴在染色前無法察覺,由于染料是親油性的,在初染階段,織物上的油滴相對容易被這些染料吸收。當染色溫度升高時,油滴被乳化,而這些染料卻由于自身遷移性能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而滯留在這一區域,從而在織物上造成色斑。糾正這種染疵的方法是在前處理中使用高效助劑,將纖維上殘留的油滴徹底去除。汽巴精化公司的Invadine DA和Ultravon EL是效果良好的助劑,可以在精練浴中將硅油和其他雜質予以乳化去除。工藝處方如下: Cibalnvadine DA,mL/L 1.0 Cibalnvatex CS,mL/L 0.5 純堿,g/L 1.0 溫度×時間,℃×min 80×30
除了使用上述高效精練劑外,還要注意精練淋洗時應先注入已準備好的熱水,充分溢流后再將設備排空。如果注入冷水進行淋洗,原先已乳化的油類雜質會因冷卻而再次沉淀,重新沾污織物。只有在染色前,才可以使用冷水淋洗織物。
該文章暫時沒有評論!
最新技術文章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