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一片1厘米厚、通體白色的樣品上滴水,水流宛如滴到荷葉上一般,瞬間變成水珠滑落。樣品表面始終干燥,滴水不沾;再點燃火焰噴槍,用溫度超1000℃的外焰定點燃燒,樣品絲毫未損,而且手可以緊貼樣品背面。用測溫槍一測,燃燒點背部的溫度為20℃至30℃,與室溫差不多……
這是記者昨天在寧波前灣新區復旦杭州灣科創園內見到的神奇一幕!而“奇跡”的創造者,是寧波圣潤新材料有限公司。
“這是我們研發生產的納米氣凝膠絕熱氈。在同等保溫效果下,它的厚度僅是傳統材料的五分之一,同時擁有頂尖的防火和防水性能。”公司創始人金承黎用這個有“說服力”的實驗,向客戶展示了產品的絕佳性能。
氣凝膠又被稱為“固態煙”,是世界上最輕的固體,也是迄今為止性能最好的超級保溫材料,被譽為改變世界的神奇材料。
“氣凝膠具有納米多孔網絡結構,孔隙率在95%以上,孔徑在20納米至50納米之間,比空氣分子自由程還要小,因此空氣在氣凝膠內部幾乎沒有對流,熱輻射和熱傳導也降到了最低。”金承黎告訴記者,他們在各類氣凝膠復合產品上“做文章”,“水火不侵”的納米氣凝膠絕熱氈便是其中之一。
這款神奇的新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天地。它能夠有效隔絕飛行器在高速飛行中與大氣摩擦產生的高溫,而且其厚度更薄、重量更輕,能進一步減輕飛行器的重量,為飛行器“減負”。
過去,氣凝膠材料的制作工藝依賴含危化品的原輔料,設備投入大、生產成本高,嚴重制約其推廣應用。
作為中國氣凝膠材料產業化資深專家,金承黎“不走尋常路”。“我們在行業內首創第五代水性環保納米氣凝膠材料生產工藝及相關生產設備,在保證氣凝膠材料高品質、高性能的前提下,不僅實現原料環保、生產‘零排放’,還能大幅提升生產效率,減少生產成本。”他表示,水性工藝生產線無需設在化工園區,落地門檻大幅降低,且設備投入減少一半。
目前,企業已獲得20多項授權專利,產品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電力能源、石油化工、建材冶金和建筑節能等領域。
“利用氣凝膠優異的特性,我們正在開發更多應用產品,比如氣凝膠混凝土、涂料、服裝面料等。”金承黎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并非“無的放矢”——
今年1月,圣潤新材料獲北極光創投和寧波天使投資;6月,企業新增兩條產線,目前已進入試生產階段……
“預計今年企業產值同比增長100%以上,未來3年內實現年產值突破3億元。”金承黎自信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