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然纖維織物熱轉移印花存在的問題
國內外研究天然纖維熱轉移印花,主要研究的思路都集中在天然纖維織物上人為的制造接受分散染料的條件,并且形成一股熱潮。雖然采用的方法很多,但卻存在分散染料在天然纖維上固著欠佳的問題。通過對各種方法處理后的天然纖維印花織物的得色量、鮮艷度、色牢度、手感以及印花織物儲存后的色澤變化等指標進行考核,這些指標還無法完全滿足。主要體現在:①得色量降低;②鮮艷度降低;③濕處理牢度較差;④印花后織物長時間存放后,易產生泳移變色。
筆者也曾采用天然轉移印花整挺劑對棉織物進行預處理,再用轉移印花機進行轉移,通過實驗發現,棉織物經過預處理后可以提高分散染料和棉纖維之間的親和力,使得分散染料能很好的印制到棉纖維上,圖案清晰、顏色較鮮艷。同時發現在不同的實驗方案中,棉等天然纖維織物的干摩擦牢度基本都在5級、濕摩擦牢度絕大部分都在4級或4級以上,而棉織物的耐洗牢度都較差,基本都在1~2級左右。筆者查閱了大量的研究資料后發現,雖然目前國內外很多研究機構都在棉、毛等天然纖維織物的熱轉移印花上投人了極大的熱情,但大部分的研究數據表明,耐洗牢度普遍較差,無法滿足后續加工和使用的要求。為了了解經皂洗后,預處理劑是否大部分掉落才導致皂洗牢度差,筆者也進行了試驗。織物進行預處理后再經皂洗處理,然后進行轉移印花,有如下發現:印花效果與經過預處理后直接轉移印花的效果相似,耐洗牢度有所提高,但還不是很理想,這說明經過皂洗后織物上依然保留有預處理劑,處理上去的整理劑能夠較好的與纖維結合。這也說明造成印花織物耐洗牢度差的原因主要還是在于分散染料雖然可以固著在天然纖維織物上,但其固著的程度還不夠。在進行皂洗牢度測試的過程中還發現,轉移印花織物上的染料不同、顏色不同,褪色變色的程度也不一樣。這可能是因為印制到棉織物上的分散染料并沒有和作用上去的預處理劑很好的結合,且與分散染料的分子結構、分子量有關。吳振英等對棉織物熱轉移印花后C.I.分散紅60皂洗的變色原因進行了研究分析,結果表明皂洗使纖維溶脹,使其中的染料發生位移并重排,同時使分散染料共軛體系的電子云分布發生偏移。由此可見,對轉移印花用的分散染料進行必要的篩選,找出較為適合于天然纖維熱轉移印花用的染料,并對工藝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來提高棉織物的耐洗牢度,是我們以后研究天然纖維織物用分散染料熱轉移印花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4結語
目前,天然纖維織物的生產和使用仍占據著較大的比重,而長期以來,印染生產大部分都是以水為介質的反應,由于水相反應的不完全性,造成很多的負面影響。以印花為例,印花加工過程中會排出含大量印花漿料、染料、助劑等的廢水,這些廢水的治理大大加重了印染廠的負擔,造成了能源的消耗和環境的污染。熱轉移印花與傳統的水相工藝相比,屬于一種氣相反應工藝,無廢水排放,這一點在人類生存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無疑非常受到關注。因此研究節水、節能、環保型的天然纖維織物轉移印花技術有其重要意義,轉移印花改變了傳統印染行業耗水多、廢水排放量大的缺點,有效地控制了生產過程中能源的消耗和廢水的產生,為推動印染行業的清潔化生產進程,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生產理念和生產方式,天然纖維織物熱轉移印花下一步的研究應集中在這樣幾個方面:
(1)目前所采用的處理方法能夠讓分散染料轉移到棉、毛等天然纖維織物上,但還不能將分散染料很好的固著,染料易從纖維上掉落。所以,需要研制開發環保型的具有高反應活性、多官能團的特種印染整理劑,對棉、毛等天然纖維織物進行加工。
(2)對轉移印花用的分散染料要進行必要選。同時,可以研制開發環保型特種染料色墨天然纖維織物印花提供新的技術手段。
(3)加強對工藝的研究,開發節能、少水果優良的天然纖維織物印花工藝。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