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早期涂料印花的粘合劑是一些天然高分子的植物膠或動物膠,這些物質雖然有一定的粘著力,但一般都不耐水洗,產品手感硬。理想的粘合劑要求形成的膜無色透明,加熱后不會發黃。膜的性質堅固且彈性好、粘著力強、耐水洗及干洗、耐日曬及老化;織物處理后成膜柔軟、手感好,且不發粘。但實際上,日常所使用的粘合劑不可能全部滿足上述要求。應用時一般會根據實際情況,有時可選擇幾種粘合劑混合使用,并且可再選用適當的助劑或添加劑來改善或調節,以獲得較好效果。
1粘合劑的類型
涂料粘合劑發展到今天,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產品。第一代是不能交聯的高分子成膜共聚物,適于低溫焙烘(100ºC);第二代粘合劑中含有羥基、羧基、氨基、氰基等反應型基團,在加熱過程中能與纖維上的羥基等形成共價鍵,或與外加的交聯劑起反應,從而提高各項應用性能;第三代自交聯粘合劑在單體中加入了自交聯單體,提高了印花織物的牢度;第四代粘合劑屬于低溫焙烘型,可節省90%左右能源,并能適用于不耐高溫織物的涂料印花,但在成本和手感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
1.1按照反應性能分
常用的粘合劑按照反應性能可以將其分為兩類。
1.1.1非反應型粘合劑
這類粘合劑在印花后處理過程中,無論是自身或與交聯劑、纖維等都不發生反應。非反應型粘合劑又可分為以下幾類。
1.1.1.1聚丙烯酸酯共聚物
常用的粘合劑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氰的共聚物,如果單獨以丙烯酸丁酯為單體來合成聚丙烯丁酯作為粘合劑,成膜較柔軟,粘著力良好,耐老化性能也好,但機械強度不高,且易溶脹;分子鏈中引入丙烯氰組分后,粘合劑膜手感雖然較硬,但膜的抗張強度、耐磨性及干洗牢度等都可提高,它們共聚后的共聚物同時具備兩個組分的優點。例如,聚丙烯酸丁酯的玻璃化溫度Tg約為一56℃,聚丙烯氰的玻璃化溫度Tg約為104℃,這樣高的玻璃化溫度,會導致所成膜很硬,不適合做涂料印花粘合劑。而含1l%的丙烯氰的丙烯酸丁酯的共聚物,其玻璃化溫度約為一25℃,用它作為粘合劑,仍然有較柔軟的手感,而且其它性能也較好。目前使用的這類粘合劑有多種組分比例,性能不完全一樣,可根據需要選用。
1.1.1.2丁二烯共聚物
這類粘合劑主要為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物、丁二烯與丙烯氰的共聚物等。隨著共聚物組分的變化,共聚物的性質也隨著變化。在丁二烯分子鏈中引入苯乙烯組分后,共聚物的機械強度和彈性都會提高,而柔軟性則降低。這可以從它們的玻璃化溫度變化看出,例如聚丁二烯的約為一85℃,聚苯乙烯的Tg約為80~100℃,而丁二烯和苯乙烯的比例為75:25的共聚物的Tg約為一60℃,介于它們兩者均聚物之間。由于苯膠乳膜的粘著力不夠好,有些產品還加入第三單體如丙烯酸酯、丙烯酰胺進行改善,或者在印花時拼混某些粘合力強的結膜物質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