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紡織品印染中的幾種新興納米技術,自從入世以來,我國的紡織工業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和挑戰,對于傳統的紡織工業只有積極吸取不同領域、交叉學科的最新科技成就,才能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持續發展能力,繼續為國民經濟的增長作出更大貢獻,才能變“中國制造”為“中國創造”。
納米材料及納米技術在紡織印染工業中的應用就展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目前主要用于開發功能性化纖原料、功能性紡織產品以及功能性助劑等,如納米抗菌滌綸長絲、短纖;抗紫外線和紅外線織物;抗菌除臭功能助劑、涂料等。本文就詳細介紹幾種納米材料或納米技術在紡織印染業的突破。
納米特種功能纖維技術
由東華大學等單位承擔的“高聚物基納米特種功能纖維及制品”課題,經過3年的聯合攻關后,取得突破。
課題研究了從成纖用功能納米粉體制備及其高穩定性和高分散性表面處理、高聚物基納米特種功能樹脂的制備、高聚物納米特種功能纖維及其制品的制備等納米復合纖維產業鏈上的一系列技術,攻克了納米功能分散相在成纖高聚物基體中納米尺度化及其均勻分散的難題,形成了熱塑性高聚物與無機納米功能顆粒,有效復合及其復合樹脂的高溫、高壓、高剪切細旦化纖維成形和聚丙烯基體中有機分散相的一維納米化形態結構控制關鍵技術,首次實現了功能性、舒適性與可紡性的有效統一。與微米技術相比,功能組分的加入量同比減少最高可達50%,紡絲組件的更換周期從1周延長至4周,大大提高了纖維制成率,降低了設備損耗及生產成本,節省了能源。
目前已建成3 000 t/年功能性納米復合樹脂的加工生產線一條,建成了年產10 000 t/年功能性纖維加工能力的研發生產基地。課題研制的導濕功能pp纖維及其制品、抗菌功能pp和pet纖維等已在上海依福瑞實業有限公司和上海金霞化纖有限公司等企業成功實現產業化,新增產值3.25億元,新增利稅累計達7 200多萬元,帶動了以功能纖維為核心的產業鏈中上下游相關企業的發展,產生了相當數量的就業崗位,對提升我國傳統化纖工業技術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質量有推動作用。
納米生態染料
納米生態染料是一種新型染料,粒徑小于100 nm,色牢度非常好,它符合oeko-tex stan-dard l00的要求,研究人員已對納米生態染料的概念、性質、技術創新以及應用作了專門的論述。染料染色有非常久遠的歷史,染料印染使紡織品五顏六色,光彩照人。但是染料印染仍存在著以下嚴重缺點:染色后的織物有大量浮色,必須水洗,由此產生大量廢水;印染工藝長、設備多,設備投資大;能源消耗高、成本高、利潤低;色牢度低,大部分產品達不到生態紡織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