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涂料印花粘合劑的成膜機理
2.1成膜過程
涂料印花粘合劑在成膜過程中,除交聯劑的交聯作用及自交聯型粘合劑的自交聯是化學過程外,基本上是物理過程。粘合劑的物理狀態不同,成膜機理也不一樣。
2.1.1水分散型粘合劑的成膜過程
阿拉克明粘合劑是溶于醋酸和水的,屬于水分散型,聚合物分子相互糾纏在一起,粘合劑以分子的狀態分散在溶劑中,隨著溶劑的蒸發,粘合劑分子進一步相互糾纏,從而形成皮膜。成膜不需要太高溫度,只要能將溶劑蒸發掉就能夠形成理想的膜,外加交聯劑也是在這個過程中起交聯作用。
2.1.2乳液型粘合劑成膜過程
乳液型粘合劑成膜機理要相對復雜些。因為乳液型粘合中高分子聚合物是多分子存在乳液粒子中,乳液粒子分散在水介質中。它的成膜需要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2.1.2.1水分的蒸發
粘合劑隨著水分的蒸發,乳液粒子相互接近形成相接觸。
2.1.2.2乳液粒子變形
互相接近的乳液粒子之間產生毛細管現象,出現毛細管壓強,促使毛細管變細;毛細管越細,壓強越大,當毛細管壓強大于乳液粒子的抗變型力的時候,乳液粒子就發生變形。
2.1.2.3分子擴散成膜
受毛細管壓強的作用變形的乳液粒子之間產生高聚物分子的相互擴散,導致分子相互糾纏,相鄰的粒子最終成為一體,最終形成密而牢的薄膜。
2.2成膜的最低溫度
粘合劑的成膜需要一個最低溫度即最低成膜溫度MFT,它受粘合劑分子的組成、乳液粒子的結構所影響。溫度低于MFT時,乳液粒子失去彈性,有足夠的硬度與毛細管壓強抗衡,無法完全成膜,完全干燥后成粉末狀態。常規認為,高聚合物的MFT與玻璃化溫度Tg相近,因此,通常用計算共聚物玻璃化溫度的公式來評估最低成膜溫度。
2.3成膜的最短時間
除了最低成膜溫度外,乳液型粘合劑還有一個最短成膜時間,這個時間是水分蒸發和顆粒變形所要求的最短時間,它的長短主要取決于乳液粒子的大小、外界溫度以及乳液粒子的抱水能力。如果乳液型粘合劑成膜速度過快,印花時容易導致塞網,這種情況下只要在粘合劑合成時加入少量丙烯酸,使用時加氨水將乳液pH值調至偏堿性,就能起到抱水作用,延緩成膜速度。
3結語
選用不同的單體來合成粘合劑可以得到不同功能的產品,這些產品無論是在解決涂料手感問題及水洗、摩擦等牢度問題上,都有比較顯著的成效,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要根據需要來選擇合適的粘合劑以保證生產出比較優質的產品。
來源: 世界印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