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一概述
分手是將組成印花圖案中的各色花樣從圖案中分別分離出來的過程,描搞是將分出的各色花樣分別制成黑白稿的過程
傳統方式是用手工方法進行分色和描稿,效率低、誤差大、目前仍有部分工廠在使用它可直觀地圖解分色和描稿的過程,演示出粉色和描稿的基本處理技法,20世紀90年代中葉起,電腦描稿開始替代手工描稿,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普及,絕大部分企業都使用電腦分色系統進行操作,
操作人員不僅要懂得圖案設計的基礎知識,同時也必須具備印花技術的知識,才能更好的進行分色描稿。至今市場上有眾多電腦分色軟件,下面以金昌電腦印花分色設計系統為例坐一個介紹。
二、電腦分手軟件的特點
1、可靠性強
電腦印花分色設計系統在日益發展的印染行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可靠性強。
2、格式轉換方便快捷
軟件除能得心應手地處理花型美觀與否外,同時也可以處理花樣類別,回頭方式,漿料配比,網型類別等,且格式轉換方便快捷。
3、能很好地保持特性,
諸如“撇絲、泥點、肌理、云紋”等手工圖案中常見的花型,在該系統中處理十分方便快捷,文件存讀速度極快,且其繪制效果依然很好保留了手工設計稿件特有的藝術性,如圖案的裝飾性、圖案的韻律感、圖案色彩的裝飾性等。
4、運用層管理方法來處理
若用“8為索引”等模式來處理有可能破壞掃描所得原始設計稿,而運用層管理來畫,在處理各套花型、色彩外,能完好無損滴保留原始圖稿。
5、智能拼接和字體設計
軟件能把精度、大小、風格不盡相同的各掃描圖合成一圖,且能拼得“天衣無縫”這對手工拼圖來說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同事該系統能好地處理中英文字體,并且可以與其他圖案自然銜接,達到美不勝收的佳境。
6、光筆設計及兼容性強
運用電子光筆在繪圖板上來設計圖稿,猶如在紙上作畫,具有美術寄出的人員可以直接在電腦中繪制出想要畫的圖案,兼容性強,能任意轉換圖像格式,把處理中的圖在photoshop等其他軟件中繼續加工也十分方便快捷。
三、系統的基本配置
印花電腦分色系統的硬件基本配置有掃描儀、圖形圖像處理工作站、彩色打印機、印花打樣機、制網機等。
1、掃描儀
掃描儀是圖像輸入設備,一般指平板式掃描儀或滾動式掃描儀。
2、圖形圖像處理工作站
圖形圖像處理工作站主要包括:硬盤(5 G以上)、CPU’處理器、內存、6 4位開放式PCI總線、圖形加速卡、高速光驅、光電鼠標或光電畫筆、’UPS電源、1 2英寸高分辨率液晶顯示屏等。
3、輸出設備
輸出設備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1)打印機 有噴墨打印機、針式打印機、激光打印機。
(2)光成像機 指將電腦分色所得的圖像數字信號轉換成激光數字信號,使膠片經過“上感光膠一感光~顯影一定影一水洗一干燥"等工藝處理,為感光制版做前期準備。
(3)激光制版機 把分色圖像信號雕刻成符合要求的圓網或平網,從而直接制成網版。
4、附件 、主要包括網絡線、電線、數據線等。
四、系統處理流程
1、工藝流程
來樣預審一圖像掃描一接回頭一圓整一調工作色一分色處理一激光成像一成品檢驗
2、工藝說明
(1)來樣預審 審查花回是否完整、套色總數,經緯向,印花設備要求,近似色合并等。
(2)圖像掃描 用掃描儀把布樣或紙樣轉移到計算機中。
(3)接回頭 來樣并非已經接好回頭的,所以必須進行接回頭處理。
(4)圓整 將花回尺寸適當放大縮小,以達到印花設備的尺寸要求。 。
(5)調工作色 直接掃描所得的色彩,一般是真彩色模式,這一模式不利于分色處理,所以在分色處理前必須設為金昌系統的專用圖像模式,即八位索引模式。另外也可以用“簡化調色板、并色’’等方法設定工作色。
(6)分色處理 包括“泥點、撇絲、色塊’’等所有繪圖處理方法,在此不一一詳述。
(7)激光成像 圖像處理好后,把每一套以黑色的形式顯示在膠片上,并運用照相感光原理把每套單色制成網版。
(8)成品檢驗 檢驗膠片、網版是否符合印花工藝的要求,若有不合格的,應及時調整。 來源:《紡織品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