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手工篩網印花
手工篩網印花在長臺板上進行商業化生產(臺板長達60碼)。印花的布卷平滑地鋪在臺板上,臺板的表面預先涂少量粘性物質。然后印花工人沿著整個臺板連續地用手移動網框,每次印一只網框,直到織物全部印完。每只網框對應一種印花花色。
這種方法的生產速度為每小時50-90碼。
商業手工篩網印花也大量用于印制裁剪好的衣片。
手工篩網印花也用于印制限量的、高度時尚的女子服裝以及印制小批量用于投放市場探路的產品。
平網印花(Flat Print, Screen Print)
印花模具是固定在方形架上并具有鏤空花紋的滌綸或錦綸篩網(花版)。花版上花紋處可以透過色漿,無花紋處則以高分子膜層封閉網眼。印花時,花版緊壓織物,花版上盛色漿,用刮刀往復刮壓,使色漿透過花紋到達織物表面。
平網印花工藝是間歇式而不是連續式工藝,所以生產速度沒有圓網快。
生產速度大約每小時500碼。
目前平網網版費為400/網
圓網印花(Rotary Print)
印花模具是具有鏤空花紋的圓筒狀鎳皮篩網,按一定順序安裝在循環運行的橡膠導帶上方,并能與導帶同步轉動。印花時,色漿輸入網內,貯留在網底,圓網隨導帶轉動時,緊壓在網底的刮刀與花網發生相對刮壓,色漿透過網上花紋到達織物表面。
圓網印花屬于連續加工,生產效率高。
圓網印花工藝為連續工序,印花織物通過寬橡膠帶被輸送到不斷運動中的圓網花筒下面。篩網印花中,圓網印花的生產速度最快,大于每小時3500碼
圓網周長有480、640、913、1826mm等。工作幅寬有1280、1620、1850、2400、2800、3200mm等。目前最常用的周長為640mm,工作幅寬為1620mm的圓網。
目前國內生產最多套數為16套。
目前圓網網版費為600/網
圓網制網過程 黑白稿的檢查和準備---圓網選擇----圓網清潔----上感光膠---暴光---顯影---焙烘---膠悶頭---檢查待用
補充知識:
實現篩網印花有三種方法,每種方法應用原理基本相同。第一種是手工篩網印花,在1920年代十分普遍,至今仍被廣泛應用。直到1950年代中期,現代技術賦予這種工藝自動化手段之前,手工篩網印花一直是惟一的篩網印花方法。第二種方法叫做自動篩網印花(也稱為平網印花和自動平網印花)。在1960年代中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篩網形狀從手工及自動的平網轉向圓網形狀發展。第三種方法叫做圓形篩網印花或圓網印花。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篩網印花方法有圓網印花和平網印花。
滾筒印花
滾筒印花好比報紙印刷,是一種每小時能生產超過6000碼印花織物的高速工藝,這種方法也叫做機械印花。銅滾筒上可以雕刻出緊密排列的十分精致的細紋,因而能印十分細致、柔和的圖案。
如果生產每一種花樣的批量不是非常大,這種方法就不經濟。
滾筒印花是使用最少的大批量印花生產方法,由于現在流行時尚越來越快,大批量的訂單越來越少,所以滾筒印花的產量每年持續下降。
滾筒印花常常用于具有極細線條圖案的印如佩茲利渦旋紋花呢印花和許多季節都大量印制的主要印花圖案。
熱轉移印花 (Tropical Print)
首先用含有分散類染料和印刷油墨在紙上印制圖案,然后把印花紙(也稱作轉印紙)存儲起來,織物印花時,經過熱轉移印花機,使轉印紙和未印花面對面貼在一起,在大約210℃(400T)的條件下通過機器,在這樣的高溫下,轉印紙上的染料升華并轉移到織物上,完成印花過程,不需要進一步處理。該工藝相對簡單。
分散染料是惟一能升華的染料,在某種意義上是惟一可以進行熱轉移印花的染料,因此該工藝只能用在對這類染料有親和力的纖維組成的織物上,包括醋酯纖維、丙烯腈纖維、聚酰胺纖維(耐綸)和聚酯纖維。
熱轉移印花能用于印制裁片,在這種情況下要使用特殊設計的圖案。熱轉移印花作為一種完全的織物印花方法從印花工藝中脫穎而出,因此,省去了使用龐大而昂貴的烘干機、蒸化機、水洗機和拉幅機。
連續式熱轉移印花的生產速魔大約是每小時250碼。
但是由于在熱轉移過程中溫度等工藝參數對最后成色影響較大,所以如果對色光要求很嚴的話,就不能采用該方法。
噴射印花(Digital Print)
噴射印花是把染料小液滴噴射并停留在織物的精確位置上,用來噴射染液的噴嘴和圖案形成可以通過計算機控制,并可以獲得復雜的花樣和精確的花樣循環。
噴射印花消除了雕刻滾筒和制作篩網所造成的延時和成本增加,這是一個在快速多變的紡織品市場上頗具競爭性的優勢。噴射印花系統靈活且快速,能迅速從一種花樣轉到另一種花樣。
其他在紡織品生產上很少使用的印花方法有:木模板印花、蠟纈(即蠟防)印花、紗線扎染布
植絨印花(Flocking)
植絨印花是把稱作纖維短絨的纖維絨毛(大約1/10—1/4英寸)按照特定的圖案粘著到織物表面的印花方式。該工藝分兩個階段,首先,用粘合劑而不是染料或涂料,在織物上印制圖案,然后把纖維短絨結合到織物上,纖維短絨只會固定在曾施加過粘合劑的部位。把纖維短絨粘附到織物表面有兩種方法:機械植絨和靜電植絨。
用于靜電植絨的纖維包括實際生產中應用的所有纖維,其中粘膠纖維和耐綸兩種最普遍。大多數情況下,短絨纖維在移植到織物上前先要染色。
植絨織物耐干洗和/或耐水洗的能力取決于粘合劑的性質。
植絨織物的外觀可以是仿麂皮或是立絨,甚至是仿長毛絨。
經紗印花/經軸印花(Beam Print)
經紗印花是指在織造前,先對織物的經紗進行印花,然后與素色緯紗(通常是白色)一起織成織物,但有時緯紗的顏色與所印經紗的顏色反差很大。結果可在織物上獲得柔和的影紋的,甚至模糊的圖案效果。 來源:百度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