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和環境正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和出口國,針對紡織品和紡織化學品在使用過程中是否對人類安全健康以及生存環境帶來影響,已逐步引起重視。各國紛紛制定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以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國際上具有代表性的是oeko—Tex標準100,它對130多種有害物質作了限量(或限制)規定。我國2003年頒布的GB18401--2003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見表1),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實施。
目前我國印花布主要用作服裝面料(約占80%),而紡織品印花用著色劑主要是涂料色漿,我國約占23%(全球約占48%)。因此,選擇和使用環保型的涂料色漿已經是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我國目前每年對涂料色漿的消耗在4萬噸左右,進口色漿占5%左右(以高檔為主);國產以中低檔為主。我國各涂料色漿生產企業尚存在規模小、品質監控手段不全面、環保意識差、管理不到位等不足,因此,部分國產涂料的環保性能是令人擔憂的,但有些具備一定規模的企業(如上海油墨泗聯化工有限公司)的產品已經過10多年市場考驗,環保性能已得到用戶認可。那么,對于印花或印染單位來說,如何認識涂料色漿的環保性能,有的放矢地使用是極其關鍵的。這里列舉國內外具代表性的法律法規,針對紡織品印花范疇的有害物質,從限量要求和危害性作簡要分析,以求共勉,見表2
對于許多印花單位來說,由于承接的業務單所對應的環保要求不同、國別不同會對具體選料有所不同,因此要求印花單位必須充分了解所用原料的環保特性以及可能涉及到的不環保隱患,以便使用廉價又符合要求的原料,爭取利潤最大4t。譬如:AZO的來源主要是染料、涂料以及個別的黏合劑,那么必須要求這些供應廠商提供相關的檢測報告和書面承諾。這里必須提醒的是,鑒于目前各廠家生產和部分檢測機構的不規范性,自己做必要的打樣和送檢(建議ITS、SGS或客戶指定的機構)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來源 陳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