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噴墨印花圖案清晰度
通過比較印花線條的設置寬度和實際印制寬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織物的防滲化性能和噴墨印花圖案的清晰度。實際印制線條的寬度越小,則防滲化性能越好,印制的圖案清晰度越好。表1為織物經不同質量濃度13-CD衍生物處理后,噴墨印制線條的寬度。
由表1可知,未處理織物噴墨印花時滲化現象非常嚴重,經向滲化現象略大于緯向。經13-CD衍生物處理后,織物經緯向防滲化性能有明顯改善。隨著B—CD衍生物用量的增加,印制線條的寬度也隨之有所降低,當其質量濃度為50 g/L時,印制0.50 x 10 的3次方um的線條的實際經向寬度僅為0.80×10 的3次方um,緯向僅為0.76 x 10 的3次方um;用量再繼續增加至60 g/L,打印線條寬度基本沒有變化。
打印線寬是線條兩端滲化最嚴重處的距離,但是對線條兩端其它的區域沒有很好的表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本課題嘗試使用打印面積來進一步表征織物的防滲化性能,結果見表2和圖2。
從表2可以看出,經B—CD衍生物處理后,織物噴墨印制面積顯著縮小,即防滲化性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圖案清晰度明顯改善。隨著B—CD衍生物用量增加,其面積繼續縮小。這與線寬的變化具有一致性。
由圖2也可以直觀地看出,處理后的滌綸織物噴墨印制的滲化現象明顯改善。未處理織物[圖2(a)],其噴墨色塊,無論是經向還是緯向,墨滴都沿著纖維向周圍擴散,打印區域顏色也較淺;而處理后的織物[圖2(b)],其色塊顏色較深,而且經緯向幾乎沒有出現滲化現象。因此,B—CD衍生物處理可提高滌綸織物噴墨打印圖案的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