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在滌綸織物上直接印花,由于印制后需高溫汽蒸,避免花色相互滲透,必須篩選升華牢度高的染料,為避免花樣經日曬而褪色,日曬牢度也至關重要。為了減少深色花樣的染料在印漿中的濃度,需選用提升率高的染料,以上三個基本要求對于滌綸超細纖維尤為重要,同時要禁用受致癌芳胺影響的和致敏的染料[5]。 分散染料的升華牢度與染料的分子結構,汽蒸固著濕度和印制深度有關,升華牢度與分散染料分子內偶及性和分子大有關,分子大小更顯重要,高升華牢度染料適用于高溫固色,由于主要是通過直接轉移染到纖維上,分子又大,易造成勻染性差,所以染料廠應盡量選用升華牢固相差不大的染料配套。 分散染料的日曬牢度主要取決于分子結構。一般來說,蒽醌型分散染料的日曬牢度比偶氮型分散染料高,蒽醌型分散染料的光腿色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氨基蒽醌在有氧的存在下,光腿色的第一階段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是生成羥胺化合物,再繼續氧化而使發色團破壞。胺基電子云密度高,即堿性愈強愈易氧化為羥胺,染料的日曬牢度越低。但a位氨基和羥基均可與蒽醌環上的羰基的氧原子形成穩定的分子內氫鍵。染料分子受日光激發態的不同能級單線態迅速通過分子內氫鍵進行能量轉移而失去活性,造成激發態的縮短,減少了光化學反映的機率,如在B位引入吸電子取代基,氨基堿性下降,日曬牢度將提高,日曬牢度高的蒽醌型分散染料都具有上述分子結構。 分散染料的提升率也與分子結構密切有關,一般認為,偶氮類分散染料的發色強度較蒽醌型分散染料高。例如:紅色蒽醌型分散染料的摩爾消光系統數在1.0~1.4×104[流明/摩爾·厘米]。而偶氮類可達3.0~4.0×104 [流明/摩爾·厘米],藍色蒽醌類分散染料的摩爾消光系統數為2.0~2.5×104 [流明/摩爾·厘米],偶氮類為3.2~4.5×104 [流明/摩爾·厘米]。而藍色偶氮類分散染料的重氮組份為2位或2.6位,引入氰基后,摩爾消光系數達到7.0~7.2×104 [流明/摩爾·厘米]。同時提高了染料深色效應(吸收波長紅移)和濃色效應(提升力提高),他們的升華牢度和日曬牢度均有大幅度的提高,一般升華牢度可達4~5級,日曬牢度可達7級。 目前,國內外染料企業利用復配增效原理,推出復配分散染料,改變其熔點和蒸汽壓,以改善分散染料的升華牢度,熱轉移性能,染色飽和值和提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