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第104屆廣交會昨日閉幕。盡管調查顯示,我國出口面臨國際經濟環境惡化這一最大的負面因素,但商務部外貿司商務參贊、廣交會業務辦主任文仲亮接受記者采訪時仍然顯示了謹慎的樂觀態度:傳統出口市場和新興市場兩條線平行走下去,出口的增長還是能實現。
商務部對本屆廣交會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企業中,有72.4%的出口企業認為,國際經濟環境惡化是影響我國出口的最大負面因素;有59.2%的企業認為,訂單期限變短也會對出口造成影響;有59.7%的企業認為,采購商單筆訂單金額下降的影響也不能忽視。
雖然目前商務部的調研還沒有結束,但文仲亮的分析讓出口企業在失望中看到了希望。文仲亮告訴記者:“從出口市場結構上看,對歐盟、美國、日本等傳統出口市場的成交額仍然居前,新興市場的出口額也在增長:一方面,傳統出口市場繼續在發揮重要作用,需要出口企業進行深度挖掘;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增長點已經出現,需要出口企業加大開拓力度,兩條線平行走下去,出口的增長還是能實現的。”
我國企業已開始調整出口市場結構的工作。本屆廣交會上,由于美國經濟衰退明顯,來自美國的采購客戶有所減少,來自歐洲的采購商數量則基本保持穩定,許多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因此將成交重點放在了歐洲客戶身上。海關統計數據也印證了紡織服裝生產企業調整出口市場結構的動向:今年前9個月,我國紡織服裝對美出口僅增長1.5%,對歐盟出口保持快速增長,達到40%。
我國出口企業調整市場結構時,文仲亮提醒企業注意匯率變化對成交意愿達成造成的影響。紡織商會則直接提醒相關企業,對歐出口企業今后一段時間盡量采用美元結算,以確保對歐出口獲得預期效益。
來源: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