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上市公司表現如何?以印染為例,無錫的上市公司新日科技昨日微跌0.22%,但相關財經網站的調查顯示,對其看漲的股民超過60%。公司有關負責人昨天也表示,本輪淘汰落后產能對其印染的生產經營無明顯影響。在目前大盤反彈的關鍵時刻,相關板塊的普漲局面會不會起到助推的作用,為反彈加把勁?有關人士認為,這些板塊短線普漲對大盤反彈有一定的貢獻,但是這種貢獻比較有限。
納入淘汰目標任務,是不是全是落后產能?對此,省經信委產業政策處處長繆鳴解釋,此次江蘇80多家企業中,55家企業是主動淘汰,“按照國家此次落后產能的界定標準,更多的是其中部分工藝裝備落后,或部分車間、生產線落后,并非整個企業的產能是落后產能,況且,江蘇此次主動淘汰的居多。”這一點,印染行業最有說服力。按照我省自加壓力的要求,此次61家印染企業占到全國印染企業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中53家是主動淘汰,其中僅蘇州吳江就有31家。吳江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國家規定設備15年淘汰,此次吳江將10年以上的設備全部淘汰,同時,國家規定的淘汰比為1:10,吳江按照1:8的標準來主動淘汰,1:8的標準,更節水。”有相關部門建議,此次涉及的上市公司及關聯企業應及時披露主動淘汰產能信息。
業內人士分析,此次淘汰落后產能大限的到來,對于行業龍頭來講無疑是個重大的利好。可給先進產能騰出市場容量,緩解產能過剩矛盾,從而為龍頭企業提供更大的發展機遇和更廣闊的空間。 然而,一些小的企業必須面對發展的“陣痛期”,但從整個行業來看,無疑是一次提檔升級的好機會。
目前,離9月底“算總賬”只有50天時間,如何確保完成任務,考驗著企業和政府的智慧。昨天,記者拿到我省落后產能淘汰進度表,目前已有印染領域的2家企業分別在7月底前完成淘汰任務,本月底還有煉鐵、化纖領域的2家企業完成淘汰任務。省經信委將同時采取鼓勵和懲罰措施,確保按時完成淘汰任務。
來源:新華報業網-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