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天山紡織變身礦企,新疆西拓礦業有限公司(西拓礦業)功不可沒。西拓礦業成立于2007年3月30日,主要經營銅礦的勘探開發。公司在哈密黃土坡礦區擁有73.41平方公里的銅多金屬探礦權。凱迪投資入主之前,西拓礦業原股東為澳籍華人付明祿以及王憬瑜,王又是青海雪馳的實際控制人。
哈密黃土坡礦區的探礦權,最初由國土資源部授予新疆華祿礦業公司--西拓礦業母公司澳大利亞華祿礦業公司的另一家子公司。2007年11月18日,新疆華祿礦業將該探礦權轉讓于西拓礦業。2009年5月18日,西拓礦業最終將該探礦權轉讓給付民祿和青海雪馳。
公告顯示,王憬瑜生于1963年,1998年起歷任新疆今世紀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新疆今世紀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新疆今寶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進入西拓礦業之前,基本上在汽車銷售行業歷練。
西拓淵源
記者采訪了解到,2009年初,西拓礦業探礦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大公司如紫金礦業與山東招金紛至沓來,希望入股西拓礦業或者收購其股權。多方比較之后,西拓礦業股東付民祿與青海雪馳(股東王憬瑜)最終選擇與凱迪投資合作。
凱迪投資副總經理張強說,凱迪投資以及下屬公司凱迪礦業立足新疆資源優勢,原想通過自身努力進軍礦山開采,但在市場上發現了西拓礦業之后,經審慎評估,決定收購西拓礦業以加快此進程。張強說,凱迪投資收購西拓礦業前的考察評估十分仔細,包括凱迪礦業的法定代表人李琳在內的專家組,對西拓做了專業和系統的考察。在地礦專業領域,李為新疆地礦系統資深權威專家。
記者輾轉采訪西拓礦業方面得知,付民祿、王憬瑜當時談判基于三點考慮:一是凱迪投資為國有企業,資信程度高;二是凱迪投資實力雄厚,又是新疆本土企業,能為西拓礦業未來發展提供良好基礎;三是凱迪投資答應不收購西拓礦業100%股權,符合付、王二人希望保留西拓礦業部分股權的愿望。
重組與插曲
此次重組有三方主角:天山紡織之外,重組主導方是新疆國資公司全資子公司新疆金融投資有限公司,以及后者子孫公司新疆凱迪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凱迪投資)、新疆凱迪礦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凱迪礦業);另一相關方是新疆西拓礦業有限公司(西拓礦業)。
受近幾年國內外市場需求萎縮與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天山紡織近三年經營利潤較大幅度下降。2009年三季度財務披露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為293.5萬元,總體來看已"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未來存在退市風險"。
張強說,凱迪投資對收購、重組方案反復討論,分別于2009年7月31日、8月21日的自治區產權領導小組會議上,向有關方面提出先行由凱迪投資收購天山紡織部分法人股權,在取得對天山紡織實際控制權后,"以現有資產、不排除正在收購階段的西拓礦業資產,重組天山紡織"的方案,此方案被自治區決策機構認可。
至此,重組最終方案確定為:由天山紡織以非公開發行方式向凱迪礦業、青海雪馳(控制人王憬瑜)購買50%和25%的股權資產。按每股5.66元向重組方凱迪礦業、青海雪馳分別增發8198萬股、4099萬股,天山紡織由此變身礦企。
來源:大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