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大招商,項目紛至沓來
進入二季度,宿城區扎實開展“夏季風暴”主題競賽活動,圍繞“四大龍頭齊步走,紡織產業破百億”的產業目標,依托傳統產業,圍繞終端主導產品、原輔材料產品,借力產業轉移,進一步推動專業招商。
隨著總投資達25億元的德力20萬噸滌綸長絲項目在宿城經濟開發區破土動工,一大批紡織企業紛至沓來:總投資5.5億元的長順紡織來了,總投資1.4億元的匯豐紡織來了,總投資1.5億元的富麗華紡織來了,總投資15億元的四季青國際服裝創業園更是來勢迅猛……
據了解,到2011年底,德力化纖產能全部形成后,可以保證50家億元規模紡織企業的原材料需求實現“本土化”,可以預見,隨著紡織產業龍頭“到家”,宿城區產業招商的春天即將到來。
載體大建設,總量空前擴張
4月28日,一條巨大的熱氣管道橫空穿越325省道,進入宿城經濟開發區――紡織產業園。至此,宿城紡織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
今年初,宿城區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有利時機,加快“十大產業園區”建設步伐,從磅礴氣勢的恒力(宿遷)工業園到規模宏大的箭鹿工業園;從配套齊全的紡織工業園到高度集聚的四季青國際紡織服裝創業園,紡織產業就占了“半壁江山”。據了解,近年來,宿城區搶抓紡織工業向蘇北地區轉移的機遇,新引進了十多個大型紡織服裝項目,使宿城紡織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目前,已形成百萬紗錠的生產能力,紡織企業已經由三年前的不足10家發展到今天的50多家、產業規模從不足億元發展到今天的超過50億元。未來兩年,宿城紡織服裝產業規模將突破10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大紡織”。
結構大調整,效益蒸蒸日上
通過提高專業化水平,提升集約化程度,宿城紡織產業在發揮傳統優勢的同時,不斷增強創新能力,著力優化產業結構。
2009年,江蘇箭鹿集團被確立為高新技術企業;今年初,箭鹿榮膺中國馳名商標。以箭鹿為代表的本土紡織服裝企業在進一步擴大規模、提高產能的同時,注重品牌建設和內涵發展,在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中,搶占了先機。今年“兩會”期間,箭鹿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高調宣布箭鹿榮膺中國馳名商標。今年初,箭鹿與全國知名企業香港華潤合作,生產高檔服裝,走上高端線路。
作為蘇北地區最大的產業轉移項目――恒力(宿遷)帶給宿城的絕不是淘汰的設備、落后的產能,而是4000多臺紡機都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電腦自動噴水織機,宿城紡織產業巧借外力,“一步登天”。
目前,宿城區紡織產業已經初步形成了化纖、毛紡、棉紡門類齊全,原料、生產、市場配套完善,外資、內資、合資差別發展的產業格局,效益不斷提升,優勢日益凸顯。宿城紡織產業用最短的時間,走上了規模擴張到內涵發展的道路。 來源:宿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