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指,廣東服裝業面臨“內外夾擊”的競爭局勢。如何走出去,已經成為廣州服企共同關注的話題。
廣州本土有100余服裝批發企業正在醞釀計劃“東擴”杭州市場,這是廣州本地服裝企業近年來首次向華東地區交易市場的“聯合進軍”。有分析指,廣東服裝業面臨“內外夾擊”的競爭局勢。
穗10服裝巨頭簽入駐協議
前日從“中國四季青服裝交易中心”招商會上獲悉,該中心由杭州市政府和各界全力建設3年多,規劃總面積3.5平方公里,是“航母級”的服裝“重鎮”,擬定明年8月開業,昨日來穗招商,目的是吸引一批有經營能力的優質檔次服裝品牌進駐,簽約后的服裝公司將開拓品牌在國內的銷路。
此舉引起廣東300余家服裝知名企業關注。昨日的招商會中,好年華、心儀、堡尼、天宇、恒大等10家廣州服裝業巨頭“聯袂”和中國四季青服裝交易中心簽訂入駐意向協議;另外,全省還有100多家企業蠢蠢欲動,正醞釀簽約“東擴”。
廣東優勢削弱
服裝產業是目前廣東省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廣州更是華南區域服裝批發產業的“重心”所在,但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國內產業形勢的調整,浙江等新興服裝基地逐步興起,廣東服裝業的優勢有所削弱,而在出口額方面,浙江正“后來居上”。與此同時,眾多國際知名服裝品牌也多選擇廣東為登陸中國市場的突破口,廣東服裝業面臨“內外夾擊”的競爭局勢。
“航母”來穗“搶食”?
華東服裝“航母”來穗招商是否意味“搶食”?中國四季青服裝交易中心建設部的周董事長認為,以杭州為代表的長三角服裝批發產業和以廣州為代表的珠三角服裝批發業在市場細分各有側重,兩者“合作”將實現優勢互補。
另外,首批與“中國四季青服裝交易中心”簽訂進駐意向書之一的企業“好年華”服裝有限公司總裁葉瑞盛也表示,其實廣州的服裝批發市場分布呈現“小而散”的特征,業內早有“東擴”華東市場的動議,希望藉此沿襲服裝業“廣東軍團”的優良傳統;而且,當地的女裝產業得到政府重視及大力扶持,這種資源也是廣州市場所缺乏的。 來源:中國女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