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成功上市的浙江維科、山東孚日、上海羅萊、廣東富安娜加之申購成功的湖南夢潔,在金融風暴的沖擊下,這些家紡業的一線品牌都顯示出不俗的實力。
家紡業流行語:你準備上市嗎?
“從羅萊上市開始,這個行業內的企業開始給人一種莫名狂躁的感覺。”上海襲人營銷咨詢公司總經理吳啟峰說,“上市融資似乎成為這個行業殫精竭慮需要解決的課題。”
一波波的上市狂潮猶如當年請明星代言一樣,似乎成了企業實力、地位以及話語權的象征。現在家紡業內普遍流行的一句話是“2010年,你準備上市嗎?”
當這種輿論導向一旦充斥著整個行業,固本經營的家紡企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集體躁動的勢頭。
據記者調查,受2009年上市的誘惑,2010年極可能上市的家紡企業不下5家。這其中在香港、深交所、中小企業板均將有家紡企業的身影。
深圳卡薩天驕家紡公司總經理鄭斯燦告訴記者:“如果在中小企業板,5年前我們的公司就有機會上市了,但中小企業板并不能說明公司有多大的實力,如果上市我們也將選擇香港上市。”
據記者了解,目前家紡企業上市主要有三條路徑,內地A股IPO、香港H股IPO、借殼上市。然而,A股市場對紡企IPO依然相當謹慎,尤其是民營紡企上市,證監會的審批極為嚴格,設定的門檻也較高。對大部分家紡企業而言,借殼上市成為打開上市之門的便捷通道,部分具有外資背景的企業,可能選擇赴港上市。
表面“不差錢”的家紡企業為何仍為上市而辛苦奔走?
家紡界一位資深人士指出,盡管2009年下半年銷售回款明顯,但與上市后“十億能裂變百億,百億能裂變千億”的財富磁場相比,上市仍是家紡企業拓寬融資渠道的必經之路。
羅萊家紡公司董事長助理王震分析:“上市家紡企業不僅在資本市場上優勢明顯,未來土地、資金、人才等主要生產要素可能將越來越集中在上市家紡企業手中。因此,對想做大做強、長期發展的紡企而言,目前最好的融資方式還是上市。”
尤其是經歷過2007~2009年產業調整以及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少紡企更深刻意識到融資渠道單一的弊端。王震表示:“在上市之前,紡企融資傳統是依賴銀行借貸和民間游資,這些融資手段受政策和市場的影響較大,并且由于條件限制較多,已經無法支撐起產業和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尋求資本市場的融資之路已成為優勢家紡企業加速規模擴張的重要選擇。”
上市之后,家紡企業便可以通過發行新股等方式獲得大量低成本長期流動資金,打通直接融資渠道。
鬧得沸沸揚揚的上海某家紡企業收購湖南某品牌的傳聞,盡管有炒作或做假之嫌,但上市企業資本膨脹的欲望不會縮減,也許用不了多久,業界將會看到某個品牌終究頂不住資本的誘惑而選擇屈服。
“一旦坐上資本的快車,很難再踩住剎車,甚至會輕視苦心經營的家紡產業,因為相對資本市場圈錢而言,家紡企業是在掙‘辛苦錢’。”吳啟鋒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所有上市企業的通病,也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擴張中的資本軌跡
吳啟鋒同時強調,新一輪紡企上市潮來臨,但并不表示所有企業都適合走上市融資的道路,“企業上市后將變成公眾公司,財務狀況公開化等要求對企業來說將是嚴峻的挑戰,沒有準備做長期發展的企業沖動上市,則可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決定是否上市,只有規模大、實力強、具備扎實基礎的企業,才適合將上市作為企業長期發展的戰略目標。”吳啟鋒提醒說。
而深圳富安娜家飾用品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國紅也表示,富安娜一直立足于打造家紡業的“百年企業”,公司邁開上市步伐,是基于企業現狀和未來作出的長遠計劃,“目前一部分有魄力的紡企都在為上市而努力,但穩健是發展的前提,上市前要做足準備,將企業內功練扎實,才能成功應對上市對企業經營、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
北京天道中和投資顧問中心分析師劉陽也表示,上市的家紡企業,他們都有自己獨到的特點,都有一定的市場占有率,也都有穩定的發展方向。但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有了一定資本運作的意識,企業也都在資本擴張的過程中。
劉陽建議那些有上市計劃的家紡企業,首先要給企業一個準確的市場定位,保證企業對顧客有持續的吸引力;在營銷方式上,也應該朝多元化方向發展,關鍵還在于要具備一定的品牌拓展能力。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國外家紡巨頭涉足中國市場,這給中國家紡業帶來更多的挑戰和機遇。因此,國內的家紡企業要抓住時機,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力量發展壯大自己。
總體來講,眾多家紡企業謀求上市對整個行業是一件好事。問題在于,一部分企業融資之后,可能會漸漸離開家紡這個主業;而極少數上市公司,“其上市目的不那么單純,就更加可怕。”吳啟鋒說,關鍵還看企業融到資之后是否把資金投放在家紡產業方面,如果真的用于提高家紡產品質量和加強售后服務,消費者顯然會受益。
來源:紡織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