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草亚洲视频,龙之谷私服,网页私服,网页私服

集萃印花網
您的位置:集萃印花網行業資訊企業新聞→詳細內容
【字體: 】      
從“中國第一布市”到“中國紡織貿易第一城”
集萃印花網  2010-04-23
【集萃網觀察】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創建于1986年10月11日,經過20多年的培育與發展,現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和信息發布中心之一。

20多年來,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在發展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在全國紡織品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獨樹一幟。

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創建于1986年10月11日,經過20多年的培育與發展,現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和信息發布中心之一。市場總面積4平方公里,場內形成十大商區,云集了來自全國各省、市、區及境外地區的6000家紡織品公司和商行,經營品種包括紡織原料、真絲綢、化纖織物、棉布、裝飾家紡布、服裝、紡織機械、配件等10余個大類、近萬個品種,產品銷往全國和世界100多個國家及地區。

市場黨工委和管委會在各級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依托以盛澤為中心的紡織產業基地,不斷完善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服務手段和服務水平,在促進全市紡織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市場的經營規模也得到迅速提升。2009年實現商品交易額630.07億元,連續四年名列全國紡織品服裝市場第一位,被紡織業界譽為“中國第一布市”。

20多年來,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在發展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在全國紡織品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獨樹一幟。

一、歷史傳統優勢盛澤是我國傳統的絲綢集散地。早在500年前的明代中葉,盛澤以及近郊的黃溪(今黃家溪村)和新杭(今群鐵村)就形成了集中進行絲綢貿易的三大“綢市”和眾多的絲行、領投與綢行,“遠近村坊織成綢匹俱到此上市”,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綢商來此販綢,呈現“水鄉成一市,羅綺走中原”的盛況。清代,各省的綢商在盛澤建造了金陵、山西、任城、濟東、紹興、寧紹、徽寧、華陽等八家會館,形成了獨特的會館文化現象。

建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莊面”是東方絲綢市場的前身,它是盛澤及周邊地區絲綢貿易的“心臟”,影響力輻射全國。“莊面”的歷史延續了整整200年。建國之初,由于絲綢的產供銷納入計劃經濟的軌道,莊面停業,直至1986年東方絲綢市場成立,盛澤綢市才又迎來新的輝煌。

二、產業集聚優勢中國東方絲綢市場位于著名的中國綢都盛澤鎮。改革開放以后,盛澤的紡織產業不斷向周邊地區輻射,形成一個以東方絲綢市場為中心,包括平望、汾湖、震澤、桃源、橫扇以及浙江嘉興、湖州等鄰近鄉鎮的紡織產業集群。集群內各類紡織工廠約5000家,形成一條從繅絲、化纖紡絲、織造、印染、織物深加工到服裝、紡織制成品的產業鏈;擁有世界領先的熔體直接紡絲生產線和各類先進的無梭織機15萬臺,年產滌綸長絲200萬噸、紡織品120億米,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紡織產業基地之一。近年中,恒力集團、盛虹集團、鷹翔化纖有限公司、新民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企業迅速成長,發揮了重要的龍頭作用,帶動整個產業集群發展壯大。

三、經營環境優勢盛澤是個移民城鎮,自古以來就有“重商務實”的獨特民風和“包容開放”的經濟文化特色,“盛澤人不排外”就是一份最好的招商引資廣告。近年來,市場管委會出臺了一系列親商措施,為投資者營造一種和諧的社會氛圍,引來了大批外來投資商。目前,已有廣東、福建、溫州等30多個省市區以及日本、韓國、香港、臺灣地區的上萬名紡織客商常駐市場經商,為東方絲綢市場的繁榮作出重要的貢獻。市場內配套了各類服務機構,為紡織品經營商提供金融、法律、稅務、財務、咨詢、技術、檢測、外貿、物流等全方位、全流程的生產及經營性服務,形成一個集研發、生產、貿易、物流、服務于一體的紡織產業體系,投資環境得到進一步的優化。

四、運行模式優勢市場在滾動發展的過程中,摸索出一套適合自身發展的獨特的運行模式。市場的管理與建設采取“管辦分開”的原則,市場管委會主要承擔轄區范圍內的管理職責,履行規劃、指導、管理、協調、服務五大工作職能,而市場的開發、建設職能主要由中國東方絲綢市場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它投資主體承擔。市場管委會根據市場發展和建設的需要進行統一規劃,對投資主體的開發建設項目實施監督,并對市場內的經營商行實施指導、管理、協調和服務的職能,創造一種公正、公平、公開的競爭氛圍,打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市場環境。“管辦分開”的運行模式有利于調動方方面面的投資積極性,充分發揮廣大民營企業家的智慧,拓展了招商的資源,從而加快了市場發展的步伐,同時也保證了發展的有序性。

五、政策服務優勢為了加快東方絲綢市場的發展步伐,吳江市政府出臺了最優惠的獎勵政策,對東方市場的新、老經營戶分別給予“一免兩減半”和“三減半”的獎勵,同時,市場管委會制定了交易大戶、外貿十強、優質服務示范單位等一系列的獎勵措施。近年中,市場的服務平臺建設加速推進,先后成立了電子商務信息、紡織科技、外貿咨詢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紡織產品檢測、紡織技術交易、紡織樣品庫、電子交易所等公共服務平臺,極大地提升了市場的服務功能。幾年來,市場立足創新,成功地創造了許多個中國紡織業的第一:第一個絲綢化纖指數———“中國·盛澤絲綢化纖指數”、第一個紡織面料流行趨勢發布基地、第一個“紡織產品開發貢獻大獎”、第一個化纖面料編碼標準、第一個紡織品集體商標、第一個紡織面料設計師職業資格培訓中心。

今天的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已形成一個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技術流于一體的龐大市場體系,它的成功運行,促進了吳江全市紡織產業的發展和提升。20多年來,喬石、宋平、尉建行、溫家寶、賈慶林、田紀云、彭沖、費孝通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省、市主要領導先后來市場視察,對市場的發展進行精心的指導。原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同志2006年視察市場工作時,要求把東方絲綢市場建成“中國紡織貿易第一城”。目前,中國東方絲綢市場正以構建國際化紡織品交易中心為目標,加快建設與改造步伐,全面提升市場功能,爭創服務最佳、環境最優、誠信度最高的市場品牌,傾力打造集研發設計、人才培訓、加工制造、市場營銷于一體的“中國紡織貿易第一城”。

來源:國際商報

更多
  
  下一篇:
集萃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集萃印花網”上傳的所有內容:文字、圖片和音頻視屏等稿件,版權均屬于本網站,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和個人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注有“集萃印花網”的所有信息。若要轉載,務必取得本網站的許可(客戶服務),并要注明來源。如若違反上訴聲明,本網必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的其他文章,都注明了來源。本網轉載是為了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于要轉載此類文章的媒體、網站及個人,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若有擅自篡改來源,均與本網站無關,其轉載者自負法律責任,同時本網也必將依法追究責任。
精彩圖集

最新資訊

流行趨勢

點擊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