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不好招,因用土緊張難以擴大生產規模,只能逐漸把生產環節甩出去,走輕資產型線路。”威蘭西的陳連升董事長這樣說道。
今年威蘭西推出的JIM‘S精品男裝,走的正是這一“輕資產線路”,該公司著重抓產品研發和終端銷售,而將龐大的生產環節委托給國內有實力的加工企業生產,減少了大量的用地、廠房、設備和員工的投入。實際上,近兩年,在沿海用工和用地等生產資源成本不斷上漲并越來越緊張的情況下,石獅愛登堡、卡賓、帝牌等一些品牌服裝企業已相繼走上了“輕資產型”發展之道,并取得了明顯成效。不僅僅是做市場的品牌企業,石獅野豹、蓋奇、華飛等一些“ODM”加工企業,也將一些手中的訂單分派給周邊及外地一些定點企業加工。國內整個人力資源市場發生了重大變局,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行業缺工現象將繼續存在下去,石獅傳統企業如不與時俱進,盡快轉變觀念,將會在產業升級浪潮中被吞沒。
“不能老是給別人貼牌。”這是石獅服裝業的夢想,而當前日趨緊張的資源,推動了這一夢想實現的進程。實際上,這一進程也是石獅服裝業提升和轉型的過程。把活拿給別人去做,迫使自己必須提高附加值,而要達到產品附加值的提升,就必須加大創新力度,盡快提升品牌價值和企業綜合水平。今年以來,石獅不少骨干服裝企業通過面料和款式的創新,使產品增加了一定的贏利空間,使“別人來給自己貼牌”成為了可能。
采用“輕資產”模式,可促進品牌服裝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的提升。因為這一模式的運作,需要更高的系統管理和成熟的運作機制。盡管不涉及或少涉及直接的生產管理,但對于供應鏈和品牌運營管理、營銷推廣的要求更高,無論是服裝的研發環節還是營銷終端,都需要快速的需求反映和成熟復雜的終端推廣能力。因而,“輕資產”模式和戰略可解決企業控制、協調、管理等綜合水平進一步提升的問題,是對石獅服裝企業傳統管理體制的一大挑戰和變革。有關人士認為,雖然輕資產運作并非能解決服裝企業存在的所有問題,但在目前勞動力、土地資源緊張和成本增加的特殊情況下,不失為石獅服企可適時采用的運作方式。 來源:中國女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