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在使用手機、計算機等電子產品時,沒有人會注意電路板,PCB產業也更少被人關注。尤其是占到PCB產值3%%左右的PCB油墨,因過于"冷僻"甚至連國家相關部門都將它忽略,當然就更難獲得相關產業發展、技術創新等政策上的關注和扶持。而以深圳市容大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企業,卻不但徹底打破了這個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的領域,改寫了全球高精端PCB油墨市場的格局,其關鍵性創新技術更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隨著我國電子產品的迅猛增長,電子產品最基礎的元器件PCB(印制電路板)產業也將迎來新一輪的增長高峰,迎來行業發展的拐點,在此前提下,某些被長期忽略的"冷僻"領域迫切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加快制定相關行業標準、乃至國家標準,并及時給予產業發展政策及技術創新上的扶持,以免錯失產業發展良機。
我國已成全球最大的PCB生產基地
PCB行業是技術密集型(涉及電子電路、機電一體化、印刷技術、表面處理、光化學和電化學等多門科學)、資金密集型、勞動力密集型的行業,我國上世紀90年代初才開始大規模發展該產業,起步較晚,雖然現在我國已成全球最大的PCB生產基地,但是在多層板、柔性板、特種基材板等領域關鍵的技術、設備和材料依然掌握在日本、美國、德國等少數企業手中。
PCB的主要材料包括覆銅板、電化學藥水、感光干膜和PCB專用油墨。PCB專用油墨是PCB生產制造中精確圖形轉移、標記和永久防焊絕緣保護的關鍵材料,正因為感光干膜和液態光致成像油墨的出現,使得微米級的精密電路工業化生產的應用成為可能。PCB油墨行業是高技術門坎的行業,它涉及涂料與油墨制造技術、超細粉體應用技術、紫外光固化技術、光刻技術等。某些產品必須具有耐280℃以上的高溫焊接性能;25微米的線路加工精度性能;耐化學鍍鎳金、鍍錫性能;1011奧姆以上的電絕緣性能;耐高壓20kV以上擊穿性能;對紫外線高度感旋光性能。我國六七十年代雖有一些高校和研究所開發和小規模生產PCB油墨,但由于技術原因始終無法形成產業化。早期國內PCB專用油墨市場曾長期被國外產品特別是日本長期壟斷,太陽、田村等品牌在上個世紀末幾乎成為油墨的代名詞。
行業發展之初,基礎化工原材料比較落后,大部分原材料還得依靠進口,不具備研發條件,但容大電子卻硬是撕開了一道口子,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并帶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為我國PCB產業爭得行業話語權,也引發了該行業的競爭整合。
近幾年我國PCB油墨民族品牌如雨后春天,據中國印制電路板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06年,PCB油墨的國內外品牌約50個左右。同其它行業一樣,中低端PCB油墨的市場爭奪從2000年拉開的銷售大戰此起彼伏,一直延續至今。近幾年隨著油墨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單純的價格戰已很難維系企業的長期發展,容大電子正在努力轉變經營思路及策略,在服務質量和產品種類上下工夫,尤其加大高端PCB油墨的研發投入,并在新產品研發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據有關專家介紹,隨著我國PCB油墨民族品牌的迅速崛起,他們在奪回國內市場的同時,開始進軍國際PCB油墨市場,打破了"進口品牌優于民族品牌"的論調。目前容大電子的產品技術水平及銷售額已經超過大多數進口品牌。
據了解,中國大陸PCB目前每年的產值約1000億元,近幾年每年都保持在15%%以上的增長速度。PCB專用油墨市場僅我國大陸地區每年的需求量就達到4萬噸,創造產值約30億元左右,目前市場份額仍以日本、中國臺灣企業為主。全球需求量的增長使這個行業成為新的淘金熱點。在此前提下,應該引起注意的是,目前該行業標準混亂,個別產品雖有行業和國家推薦標準,但與目前該行業對產品的要求標準相比,顯得相當落后、過時,遠不能適應現有行業的要求,大多數產品生產依然處在無行業標準,無國家標準的混亂狀態中。如何鼓勵像容大電子等領先企業積極申報行業標準,對規范競爭、引導競爭、尤其對行業話語權的加強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0年爭得行業話語權
1996年,我國PCB油墨產業還嚴重受制于人的時候,幾個年輕人以50萬元在深圳南山區建廠創業,并在我國PCB產業的生產基地珠三角打下了PCB油墨生產的"第一根樁",如今這家專業生產PCB油墨及光電化學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已經成為行業翹楚。
劉啟升,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高分子化工專業;黃勇,畢業于南昌航空大學防腐專業;楊遇春,研究生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感光化學專業;宋懷海,畢業于北京大學化學系。這幾個技術型的創業者在1996年創業的時候就開發出單面板油墨:紫外光固化阻焊油墨,耐酸、抗蝕刻油墨等;1998-1999年,容大電子研發液態光致成像抗電鍍油墨,2000年推向市場,現已成為業內第一品牌。2001年,在容大電子的帶領下,國內民族品牌的PCB油墨生產"生根開花",獲得與跨國品牌的對話權。當年4月,容大電子遷址福永新田工業區,不僅產量與市場占有率不斷攀高,更不斷取得自主研發的突破性進展。2001-2003年,容大電子研發液態光致成像阻焊油墨,2004年成功推向市場。創業后期,容大電子生產基地從珠三角延伸到長三角,2002年建立大亞灣生產基地,2005年生產基地遷址惠東國際精細化工創業園,2007年5月開始建設蘇州生產基地,預計2008年5月可以投入使用。
據了解,容大電子新近研發成功的精密PCB加工用的電鍍與化學鍍系列藥水、應用于平板顯示與半導體加工的光刻膠系列、應用于精密絲網印刷的絲網感光膠等,已進入中試或量產階段。
容大電子如今已是國內線路板油墨研發、制造的領航者,已與近400家客戶建立了長期合作伙伴關系,其中不乏PCB行業的"翹楚",如依利安達電路板廠(新加坡上市公司),榮信電路板廠(香港上市公司建滔集團全資子公司),建業電路板廠(全球最大電話機廠友利電供貨商),武進印制板廠(康佳、海爾等電視主板制造商),中山達進集團(香港上市公司)等。
據容大電子副總經理黃勇介紹,"容大"之義取自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談到10年創業,其中的艱辛雖然至今仍記憶深刻,但他們還要向著既定目標努力———把容大電子打造成國際一流的光電化學材料制造企業。
創新與研發是企業的生命線
目前PCB油墨市場競爭殘酷,中國大陸PCB油墨需求量每年4萬噸,產值約30億元,但油墨供貨商的市場份額卻是日本占了40%%、我國臺灣企業占了50%%,我國大陸企業僅占10%%。雖然創業已成,但他們認為更大的挑戰是守業,要在跨國品牌林立的PCB油墨市場分得一杯羹,必須不斷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雖然容大電子已擁有惠州近5萬平方米的生產基地、蘇州近1.1萬平方米生產基地,但黃勇認為,僅有生產規模并不能解決公司的長期發展問題,PCB屬于多學科產業,技術門坎在國內仍然比較高,二三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影響到產品,電路板的加工精度、更新換代非常快,PCB油墨制造商在產品技術提升方面面臨極大的壓力。保證強大的研發力度、不斷的產品創新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撐。公司聯合北師大等科研單位和聘請原中科院感光所研究員在深圳設立研發中心,目前已在深圳建立300平方米的研發中心實驗室,在惠州工廠建立了1200平方米的研發中心實驗室。每年銷售收入有5%%—8%投入研發,從2007年開始力爭每年向國家遞交多項專利申請。
在研發方向上,容大長期致力于線路板用油墨及光電化學品的研制開發,堅持把感光電子特種化學材料作為研發方向,堅持核心原材料(基礎樹脂、關鍵助劑)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術,并保持與國內多個高校、研究所的緊密合作。在容大電子的技術顧問中,就有中國第一代紫外光固化阻焊劑開發人高志民(原中科院感光所研究員)、鄒應全(容大電子長期合作伙伴,北師大教授,應用感光化學專家)。
目前容大電子研發中新產品包括用于液晶顯示面板、集成電路、分立元器件、精密光刻加工件等領域的光刻膠(國家重點扶持高新產業),技術先進性已能達到一微米加工精度。高性能液態光致成像阻焊油墨,全面達到歐盟環保標準,感光干膜,應用于PCB加工的化學鍍和棕化的電化學材料等。
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積累,目前容大電子在光電化學領域已經擁有與一流公司在技術上較量的實力。
雖然同在深圳,但容大遠不如華為、中興等企業威名遠播,黃勇說:“這些優秀企業值得我們學習,與他們相比,盡管我們在品牌上還有相當遠的距離,但我們懂得容大生存的根本仍不是盲目多元化擴張,而是要繼續專注于光電化學材料的研發創新,打造光電化學領域的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