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嵌入設計工具,以創新力量重塑紡織行業設計流程。如何借助AI突破傳統設計瓶頸,實現效率躍升與創意解放,已成為行業焦點。近日,由中國紡織信息中心浙江分中心·中國數字時尚創新示范中心策劃組織的人工智能圖案設計及生成方法培訓班成功舉辦,吸引了包括“幫發紡織”、“采藍花型設計”、紹興文理學院等近30家面料企業、時尚品牌、設計機構及高校代表參與。
本次培訓以DPI SPACE為實操工具,高效指導設計人員精確傳達設計需求,應用AI工具提升產品開發的時尚度與創新度,通過更快速的市場響應、更豐富的產品敘事、更高效的創新循環,打造更具競爭力與辨識度的面料產品,賦能企業塑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以往三位設計師一個月的工作量,通過AI輔助,現在僅需一位設計師十天便可完成。”中國紡織信息中心項目經理洪溶對人工智能圖案設計平臺DPI SPACE的強大功能進行了分享。據悉,由中國紡織信息中心研發的DPI SPACE已在多家紡織企業成功落地,充分展現了AI在圖案設計上的巨大潛力,為紡織企業破解設計周期長、市場響應慢等痛點提供了“智能解法”。
“在日常會話領域與紡織業專業領域,詞匯描述存在較大偏差。‘提示詞工程師’這一新興職業,通過減少描述偏差,為行業賦能。”洪溶在《人工智能創意平臺使用教程》中指出,算法解放了人工時間,代替了枯燥乏味的重復勞動,同時呈現了原本容易被忽視的新趨勢洞察。人工智能能夠提供創意靈感、降低設計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設計管理、規避版權風險,應用算法進行設計的過程仍由設計師主導,AI工具起到輔助設計師釋放創意的作用。
在實操環節,洪溶為企業代表們展示了如何在DPI 7.0N模型的支持下,使用文生圖、圖生圖、模型訓練、圖案疊加等產品功能,實現圖案設計的多樣化創新。通過設置正反向提示詞、分配內容權重、降噪次要內容、延展圖像區域等操作,企業代表們生成了風格各異的面料設計圖案,通過花卉、建筑、山水、書法等富有傳統文化風味的概念詮釋了“國風物語”的主題。
“借助AI工具后,我們的設計團隊能大幅縮短設計工作的交付周期,進而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選品。”紹興眾蔚紡織品有限公司主營女裝面料,總經理高鏡航表示,在產品開發中,AI能夠每天輸出上百張的有效圖稿,這是人力遠不能及的。
“我們主營全滌麻的外銷業務,面向歐美電商市場。在向客戶展示樣品的過程中,AI技術能夠生成更加多樣化的視覺場景。”浙江聿見紡織科技有限公司運營主管周瑩指出,DPI SPACE的功能相對競品而言,限定詞、反向提示詞等功能確保了生成內容更加可靠。
可以看到,AI應用成效已超越效率層面。企業通過構建專屬圖案數據庫,正在形成獨特的數字設計資產。這種以數據為驅動的創新循環,不僅加速產品迭代,更成為品牌辨識度的新護城河。隨著技術滲透加深,掌握“人機協同”方法論的企業,有望在全球化競爭中贏得差異化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