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草亚洲视频,龙之谷私服,网页私服,网页私服

集萃印花網
您的位置:集萃印花網行業資訊市場分析→詳細內容
【字體: 】      
中國紡織路在何方?
集萃印花網  2022-10-22

【集萃網觀察】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1-8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額為2203億美元,同比增長11%,其中紡織品(包括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累計出口額為1023億美元,同比增長10.2%;服裝(包括服裝及衣著附件)累計出口額為1180億美元,同比增長11.6%。

廣東作為我國重要的紡織服裝產業生產基地,服裝年產量約占全國的1/3。自《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后,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出口RCEP成員國享受關稅優惠,其中紡織和鞋靴產品是RCEP項下日本對中國的重要降稅商品。僅廣州海關今年前8月已為出RCEP成員國的紡織服裝企業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909份,享惠貨值1.88億元。但即使是擁有成熟完整紡織產業鏈的廣東,但隨著環保政策落實、產業轉型升級、人口紅利消失和中美貿易摩擦引起的關稅提高等等沖擊,陷入了“內卷西患”之境地,低成本優勢被東南亞地區按在地上摩擦,“出走東南亞”成為行業多數企業的首選。

國內類似的產業升級轉移也是無奈之舉:一是產業高端逐步開始建立,我國紡織機械出口份額逐步進入第一梯隊;二是低附加值產業往東南亞地區遷移態勢不可逆轉。

國內紡織業艱難求存

紡織服裝行業一直都是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供應著大量就業崗位,在保障就業方面功不可沒。國內紡織業經歷了三個階段:

2001-2010

中國加入WTO組織之后,外貿需求驅動國內紡織業快速發展,逐漸成為世界紡織工廠。截止到2010年,中國棉布產量383.45億米,紗產量2717萬噸,化纖布產量170.75億米。

2011-2017

隨著人工、土地等生產成本大幅度上升,產業進入瓶頸期。紗和化纖的產量增速顯著放緩,棉布和服裝產量整體上出現了波動式下降的趨勢。

2018至今

產業主要產品產量呈現負增長狀態,行業逐漸顯現出疲態,已經走到了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

30年的高速發展,產業已經形成世界級的全產業鏈。但是“中年危機”也相伴而來。

第一,紡織服裝行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行業,長期依賴人口紅利。過去三十年,中國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為行業帶來了足量甚至是過量的人口紅利,為行業高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成也蕭何敗蕭何,隨著經濟發展,生育成本攀升導致出生率逐年大幅度下降,人口紅利蕩然無存,直接導致紡織企業的生產成本越來越高。

第二,為了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推廣低碳環保生產,國家對制造業的環保要求越來越高,而紡織業作為工業類第二大污染產業,基本被新《環保法》拿捏的死死的,排污門檻屢次提升。

第三,中美貿易戰的開始。美國是我國紡織品最大出口市場,也是我國紡織業最大棉花供應商,占到總供應量的44%。貿易戰爆發后,美國第一輪就是針對棉花征收關稅,使當年每噸進口成本提升了3500元以上,對我國純棉水刺非織造企業重重一擊。第二輪美國開始加征關稅包括各種原料(棉、毛、絲、麻和化學纖維)的所有紗線、面料、產業用紡織品以及部分紡織機械類產品。中國紡織品成本直線拉高,其在美國地位受到新興國家挑戰,比如墨西哥、土耳其等

中國紡織服裝產業路在何方?

龍頭企業具備資金和技術優勢,向海外轉移產能可獲取當地的成本優勢,已經或官宣確定設廠大企業比比皆是,但是在轉移過程中多多少少也遇到一些困難。

首先,東南亞產業鏈和國內產業鏈不是一個量級,其原先定位就是做代工的,很多原材料需要由中國供應,原材料高昂的運輸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勞動力成本上優勢。

其次,東南亞工人素質沒辦法和中國工人相比,中國工人吃苦耐勞、加班狂魔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出了名的,東南亞因為歷史原因,工作態度多參照歐美但卻沒有歐美技術1/10,有企業家曾表示,中國工廠生產效率約為東南亞工廠的2.5倍,疊加這個BUFF基本把生產成本優勢抵消了。

最后,風土環境、宗教信仰、語言不通等也是中國企業必須面臨的問題。部分中國企業到東南亞國家開廠時語言不通,需要翻譯陪同,產生了不少人力和時間成本。

但勞動密集型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仍是向原料端和消費端兩個方向發展。

在紡織行業價值鏈條中,最賺錢的品牌和銷售主要掌握在美國、歐洲和少數日韓企業中,其次先進面料生產日韓處于領先位置,高品質羊毛等原材料澳大利亞具有話語權。而從整體來看,中國、東南亞等國家還是位于價值鏈條的低端。

中國紡織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在于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如纖維和紡織材料的研發,向產業鏈的兩端優質原材料及品牌銷售延伸,產業的低附加值部分向周邊國家轉移是經濟發展規律。

相對于產業接收國,中國紡織服裝業有著完整完善的產業鏈條,品質較好的原材料:如棉花和羊毛等,也有完善的生產基地。中國具有高素質的紡織技術工人,工業自動化程度高,單位生產效率高,化工行業發展突飛猛進,轉向高端原材料端的轉移不是問題。

另外中國擁有巨大的消費市場,隨著居民消費升級和國產品牌的發展,有助于紡織服裝業、品牌設計端的國產品牌發展,目前部分口碑較好的國產品牌積累已有成效。

在紡織服裝體量、產業鏈配套的巨大優勢面前,中國紡織服裝業在全球貿易的地位難以動搖,以越南為例,曾傳出越南紡織出口超過深圳這樣信息,但細細追查,其主要出口地依然在于中國市場,而越南進口合成紗主要來自中國,越南的紡織業更像是中國產業的下游。

中國紡織業面臨勞動成本不斷上升的壓力,但是完善產業鏈、基礎設施、勞動力素質方面對比之下仍有較大優勢,生產質量和單位效率仍然高于東南亞和南亞國家。產業升級,我國產業向附加值高端制造業遷移是必然趨勢。

來源:工業界

更多
  
  下一篇:
集萃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集萃印花網”上傳的所有內容:文字、圖片和音頻視屏等稿件,版權均屬于本網站,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和個人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注有“集萃印花網”的所有信息。若要轉載,務必取得本網站的許可(客戶服務),并要注明來源。如若違反上訴聲明,本網必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的其他文章,都注明了來源。本網轉載是為了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于要轉載此類文章的媒體、網站及個人,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若有擅自篡改來源,均與本網站無關,其轉載者自負法律責任,同時本網也必將依法追究責任。
精彩圖集

最新資訊

流行趨勢

點擊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