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
作為全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重鎮,紡織服裝產業歷來是我市的支柱產業。今年以來,我市持續深入推進產業鏈鏈長制,紡織服裝產業鏈在“期中考”中取得亮眼成績,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產業規模也從全省“三分天下有其一”到現在占據“半壁江山”,創歷年最好成績。
今年以來,受國內經濟恢復、國際市場需求回暖、國際訂單回流以及上年同期基數較低等因素影響,全市紡織服裝行業發展形勢較好,主要經濟指標實現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市紡織服裝產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計374戶,累計完成營業收入417.7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營業收入規模超過全省份額的1/2,營收增幅高出全省平均值1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39.53億元,同比增長47.1%;從業人員共計約5.7萬人。 紡織服裝產業鏈此次“期中考”考出亮眼成績,和我市積極實施的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密不可分。面對貿易摩擦增加等復雜的國際環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導致生產經營壓力增大和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情況,2020年以來,我市積極實施重點產業鏈鏈長制,按照“市領導、牽頭部門、招商服務團隊、工作方案、推進圖”的要素配齊工作團隊,謀劃產業發展方向,研究產業轉型升級路徑,部署具體工作計劃,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難題,加速推動項目建設,整個行業保持了穩定恢復的發展態勢。 面對傳統產業發展難,利用轉型升級專項資金,支持企業實施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打造智能化樣板工廠,創建綠色化生產企業,推動紡織服裝企業升級發展。2020年,全市共為29家紡織服裝企業的升級改造項目發放累計2600萬元補助資金,占全市制造業補助資金的12.53%。 面對融資難,創新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產業,推動金融服務嵌入企業經營管理場景中,更加契合企業實際需求。先后為江西智盛科技、鴨鴨股份等紡織服裝企業提供了累計1.1億元的供應鏈金融支持。紡織服裝產業鏈領域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成為我市制造業首創,為我市金融創新服務產業發展提供了樣板。同時,舉辦多場銀企對接活動,推動工行等銀行機構對紡織服裝企業開展常態化服務促進產融深度對接。 面對銷售難,積極舉辦羽絨服裝周、九江服飾鞋履產業節等活動。以“共青羽絨服溫暖全世界”為主題的首屆共青城市羽絨服裝周成功舉辦,將產銷對接活動辦到工廠門口,探索了銷售新渠道。在京東平臺舉辦“春夏新風尚,潯衣看鄱湖”——九江服飾鞋履產業節活動,活動期間共組織直播帶貨43場,總曝光量超1200萬,累計實現銷售額近千萬元。 面對用工困難,大力開展“百萬線上線下招聘”專項行動,堅持線上線下“齊步走”,幫助解決產業鏈企業招工難問題。今年上半年,全市為鴨鴨股份公司、江西昌玖服飾有限公司等紡織服裝企業及其配套產業開展招聘會50余場,引進人才500余人。對行業專技人員現狀開展調研摸底,探索紡織服裝行業特色評審必要性和可行性,為把紡織服裝產業作為我市特色產業開展特色評審邁出了積極步伐。 下半年,紡織服裝產業鏈將通過舉辦2021江西紡織服裝周暨第二屆共青城市羽絨服裝周活動,進一步宣傳推介我市紡織服裝產業,著力深化數字化融合發展、特色鏈打造、問題協調升級等行動,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我市紡織服裝產業鏈。 來源:九江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