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
黃麻價格上漲對動蕩的大米市場造成了雙重打擊,因為近幾個月來纖維麻袋的價格飛漲,導致主食價格進一步上漲。
麻袋價格的上漲導致大米價格上漲,每公斤批發價上漲了1.0-1.5塔卡。 據孟加拉國汽車主要剝皮廠所有者協會(BAMHMOA)稱,它對零售市場的影響為每公斤2.0-3.0TK。 黃麻麻袋(用于包裝大米和其他18種產品的強制性包裝)的價格已從三個月前的24-30TK提高到了70-80TK(50千克大小)。總部位于內爾法馬里的大米批發商奧西姆·達姆(Osim Dam)說,他因在大批進口的塑料袋中盛有大米而被一家流動法院罰款。 該政府機構一直活躍在制粉中心和地區批發市場,以監督黃麻麻袋在大米包裝中的使用情況。 達姆先生談到市場上黃麻麻袋稀少,價格飆升至70-80塔卡。“即使是舊麻袋,每條的交易價為70TK。” 總部位于第納吉布爾的制粉廠兼BAMHMOA執行委員Shahidur Rahman Patwary說,黃麻麻袋批發價每公斤上漲1.0-1.5TK,零售價上漲2.0-3.0TK。 他說,如果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放松使用黃麻麻袋,大米的零售價格可能會降低每公斤2.0-3.0塔卡。“隨著11月份阿曼收割季節的開始,黃麻麻袋的供應已明顯減少。”當地的米廠和貿易商每年需要超過3億袋麻袋。 據BAMHMOA稱,在全國范圍內,大米的售價為43-52TK,中等品種的價格為每公斤48-60TK。 孟加拉國貿易公司說,目前的大米價格比2020年的水平高13-25%。 孟加拉國黃麻磨坊協會秘書Barik Khan說,2010年黃麻包裝法已幫助增加了國內對黃麻和黃麻產品的需求,以及出口,就業和產出。在颶風安潘和洪水泛濫的情況下,到2020年,黃麻種植者每年需要750-800萬包黃麻,而到2020年黃麻的產量降至550萬包。 汗先生說,上周黃麻原料價格攀升至歷史新高的6,500塔卡。他說,盡管工廠由于黃麻原料的短缺而被迫減產,但仍有200家工廠有能力向國內市場供應麻袋。由于2017年生效的包裝法,政府花了十年的時間才迫使米粉制造商和其他人廣泛使用黃麻麻袋。“問題可能會持續到下一次黃麻收成。因此,政府必須嚴格執行法律,以謀求部門和環境的更大利益。” Khan先生還指出,大多數大米進口商正在使用低成本塑料袋來供應主食,這幾乎不會對零售市場產生任何影響。“那么我們怎么能說使用塑料袋有助于降低價格呢?” 他質疑。價值鏈專家Mohammad Moziball Hoque說,包裝是任何農業綜合企業產品成本計算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因為它會影響“商品銷售成本”(COGS),銷售價格和特定商品的質量。 他告訴富裕,大米市場正經歷一個動蕩時期,即使在阿曼收獲期,價格也上漲。 孟加拉國荷蘭團結網絡亞洲公司(供應鏈和業務發展)高級經理(供應鏈和業務發展)霍克說:“政府應在大米供應鏈的每個階段著重于合理的成本削減,以給消費者帶來某種緩解,政府可以允許制粉者在過渡時期內使用塑料袋,前提是制粉者(制粉者/貿易商)必須確保在批發和零售兩個層面都反映出包裝階段削減成本的影響。” 霍克表示:“還需要進行嚴格的監測,以使主要食品的價格保持合理。” 他還說,實施包裝法是政府的一項重大舉措,考慮到環境和商業方面的考慮,這是可行的。但是,農業綜合企業對提供低成本黃麻麻袋和袋子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它們幾乎不會對價格產生任何影響。” 霍克先生建議政府推動針對本地市場開發低成本黃麻產品的研究,以幫助將基本商品的價格降至最低。 來源:華人在孟加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