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
近日記者走進固原市經濟開發區的寧夏豐源紡織有限公司車間,一派忙碌景象,紡織工馬文翠穿著短袖,忙著檢測紗線。馬文翠3年前應聘到豐源紡織有限公司,從一線紡紗工成長為質量負責人,月收入翻番。今年,固原市把現代紡織和服裝加工產業作為脫貧后續產業重點培育,促進產城融合發展。
“全市現有19家紡織服裝類企業,解決就業2200余人,人均年工資4.3萬元左右。”固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固原現有18歲至59歲的勞動人口約89萬人,每年外出務工人員約30萬人,發展紡織服裝產業項目,可有效吸納富余勞動力在本地就業,讓進城農民變市民。 固原解決絕對貧困后,相對貧困問題還存在,勞務輸出仍是主要增收路徑。為了持續增加農民產業性、工資性收入比重,培育勞動密集型產業,固原市決定把紡織服裝產業作為地方重點產業“一盤棋”推進,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重點培育現代紡紗、織布、植物印染和服裝加工四大產業鏈條,實施百萬錠棉紡紗基地建設工程,建設上中下游一體、產供銷互促的現代服裝產業園,推動紡織服裝產業規模化、集聚化發展。 固原擁有利于紡織產業發展的氣候、物流、人力、電力等資源優勢,生產的紗線品質高,每噸紗線可多獲利300元至500元,每噸棉花可節省運輸成本300元,用電成本降低5%左右,勞動力資源豐富且穩定。“與南方部分地區相比,在同等原料條件下,在固原紡紗20萬錠,可增加利潤300萬元至500萬元。”固原市有關負責人介紹。 自2017年發展紡織服裝產業以來,固原已形成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發展的良好態勢。總投資5億元的豐源20萬錠紡紗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產,年產值7000余萬元,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長2.2個百分點;總投資13.6億元的中達傳20萬錠紡紗項目、總投資4.8億元的雙文絨業高檔羊絨制品項目正在建設之中;華人禮服、青島惟淘悟利等一批重大項目有序推進。 來源:寧夏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