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
據各集群地區統計,2020年上半年,盛澤、秀洲、龍湖、泗陽、平望、七都、柯橋、大豐小海八地化纖長絲織物產量累計為106.68億米,同比減少13.17%,降幅較一季度收窄9.45個百分點。就行業整體情況看,泗陽表現突出,尤其是二季度逆勢增長,上半年產量同比增長近20%。
據了解,泗陽集群化纖長絲織物產量增長是由于近年來新建廠房陸續投產,加之產品以家紡面料為主,受疫情沖擊較小。在后疫情時代,家紡終端相對于服裝終端來說,展現出了一定的韌性。 表1:2020年1~6月我國主要長絲織造產業集群化纖長絲織物產量表
此項目涵蓋滌綸長絲、紡絲、加彈、織造、染整全產業鏈,后續還將推進家紡、服裝等下游產業的建設;項目整體產值大、產業鏈完整、附加值高,綜合競爭優勢明顯;項目建成后,將為當地社會事業和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根據相關官方發布的消息,近年來,泗陽加快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向高端攀升、向后道延伸,不斷補齊補強產業鏈條,集聚了恒天家紡、申久家紡、四海偉業等行業龍頭企業2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57家,年可產聚酯紡絲50萬噸、化纖長絲面料和印染布20億米、服裝5億件,初步形成“聚酯→切片(熔體直紡)→紡絲(紡紗)→加彈→織造→印染→家紡/成衣成品”的完整產業鏈條。目前蘇北的泗陽已成為了江浙噴水織機產能轉移的主陣地之一,其中泗陽噴水織機計劃承接達到80000臺;從名不見經傳的紡織洼地到產業高地,泗陽縣以"黑馬"之姿,闖進了中國紡織行業矩陣,在六大板塊中份額超過五分之一。原本默默無聞的蘇北紡織產業,幾乎就在“一夜之間”迅速崛起,巨大的紡織集群市場初現規模。 江浙坯布廠家的嚴峻考驗:紡織老板面臨兩難的選擇 而對江浙坯布廠家而言,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大量紡織訂單延遲、取消,給紡織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重重困難。兩年前掀起的全國環保整治運動,讓紡織產業轉移成為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尋求突破發展的理性選擇,在此背景下,成本低廉、資源豐富的蘇北地區涌進了大量的織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企業產能反撲,競爭給當下的江浙織造市場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受外部坯布成本較低影響,本地很多企業被迫加入價格戰,深陷虧本深淵,越生產就越虧,可是機器停了,房租、機器折舊費、還有工人基本的生活費等等都是支出,布老板面臨兩難的選擇。 一位擁有300多臺織機的崔總說!巴鈬棛C的坯布價格更低,像蘇北地區他們的210T滌塔夫可以做到1元以下,而我們自己生產按照現在的原料價格則要在1.2-1.3元/米左右。最終這些坯布很大部分也是流入本地市場,對本地市場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目前,受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和生態環境約束,東南沿海地區紡織服裝產業向中西部梯度轉移步伐加快,許多紡織企業都在進行內陸地區的產能擴張,不論內陸還是沿海,我國紡織行業的發展速度都不容小覷,競爭也正隨著中西部地區紡織業的快速發展而越來越激烈。 來源:中國紡織報、化纖頭條、紡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