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
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不少地方都受到檢疫和旅行的限制,與中國相關的產業供應鏈被迫中斷,亞洲各地的服裝加工廠普遍出現了臨時關閉以及裁員的情況。
緬甸 Hunter Myanmar 公司一直以來為意大利時尚品牌生產服裝,但在兩周以前,經理通知廠內900名員工工廠即將停產,這對于31歲的緬甸工人 Aye Su Than 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已懷孕5個月,月薪130美元的 Aye Su Than 說:“他們稱,沒有買家也沒有訂單,由于病毒肆虐所以要關閉廠房。”她還補充說,自己從工廠得到補償金320美元,但當記者聯系該廠時,該廠拒絕置評。
這并非個例,隨著冠狀病毒疫情從中國向全球蔓延,全球許多地方的產業供應鏈被迫中斷,亞洲紡織業正在大規模的出現停產裁員消息。據世界貿易組織(WTO)201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亞洲紡織業占全球成衣紡織品和鞋類的60%。
優衣庫、阿迪達斯這樣的國際品牌擁有廣泛的供應商網絡,有可能將生產轉移到中國之外,以填補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服裝和紡織制造商目前在生產方面出現的缺口。此前,土耳其的官員表示,由于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多家時尚零售商將會把其生產訂單轉交給土耳其的生產商。
時尚巨頭 H&M 集團也表示,H&M 的服裝供應鏈尚未出現嚴重的供應延遲情況。,但若危機持續,零售商最終會面臨服裝短缺的局面。
H&M發言人 Eureka listen 說:“我們與中國的供應商保持著密切的聯系,而且每天和他們一起評估情況,此外,公司還在探索其他的原料生產商。”
對中國原材料的依賴
東南亞的廠商非常依賴來自于中國的布料,紐扣和拉鏈等材料供應。在疫情的影響下,各地制造商正在爭先恐后地尋找面料、紐扣、拉鏈等各種原料的替代供應商,服裝出口商 Siddiqur Rahman 表示,“一夜之間轉移采購目的地并不容易,但買家們目前都在緊急尋找其他原材料來源。”
他表示,泰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印度的工廠都在尋找替代原材料供應商,但這帶來的后果是成本即將上升。
Rahman說:“我不認為買家希望付更多的錢,但尋找替代供應商并不是那么容易,從長遠來看,我們必須放眼中國以外的地區才能生存下去。”
柬埔寨本周表示,已有10家工廠申請暫停運營,并向約3000名工人支付部分工資。金邊政府預計,由于冠狀病毒的影響,今年3月將有200家公司放緩或停止生產,這將影響到行業內10萬多名員工。服裝生產業是柬埔寨最大的產業,每年為柬埔寨經濟創造70億美元的收入。
此前華麗志曾報道,柬埔寨至少有四家服裝加工廠可能暫停生產,原因是新型冠病毒爆發導致從中國進口的原材料供應出現延誤。
孟加拉國是僅次于中國的世界第二大服裝制造國,雖然工廠仍在運營,但焦慮的情緒正不斷加劇惡化。孟加拉國服裝制造商和出口協會理事會主任 Mohammed Nasir 稱:“沒有人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但各大工廠的老板都十分擔憂。”
成衣是孟加拉國經濟的支柱,截至2019年6月的半年中,成衣貢獻了近16%的國民產出和約340億美元的出口額。孟加拉國有約4000家服裝廠,雇傭工人近400萬。
Nasir 說:“我們將70%的機織物原材料來自于中國,貨物不能夠按時到達,成衣行業會受影響,如果中國的危機持續下去,影響會非常的嚴重。”
緬甸的工業規模較小,但是更加依賴中國。中國向緬甸供應了大約90%的紡織品,盡管緬甸迄今為止尚未報告任何病毒感染病例,但關閉了陸地邊境以防感染擾亂了供應鏈。
緬甸服裝制造商協會警告說,如果危機持續下去,緬甸近500家工廠可能有一半將在3月面臨關閉。服裝制造商協會副主席 Aung Min 表示,“我們雖然還能出口商品,但目前不能預測未來兩個月將會發生什么。”
不久前,越南紡織與服裝協會主席 Vu Duc Giang 也表示,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對供應鏈的沖擊,自今年第二季度開始越南服裝制造商將面臨原料嚴重短缺。
來源:集萃網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