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
服裝是否屬于實用藝術品,是否應受《著作權法》保護?中國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如何,相關法律應該怎樣進一步改善?
10月30日,中國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知名服裝企業代表、電商平臺代表、行業協會代表、知識產權領域專家學者等共聚一堂,探討中國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現狀,促進中國服裝行業健康發展。此次論壇同時宣布,影兒時尚集團聯合中國服裝協會、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北京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研究會、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深圳市知識產權聯合會,將于2020年4月共同發布《中國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據悉,這是中國服裝行業知識產權的第一個白皮書。
聚焦服裝知識產權保護痛點
服裝行業是一個對創新要求極高的行業,同時也是知識產權訴訟頻繁的領域,服裝行業面臨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日益凸顯,服裝款式保護、商標保護、面料圖案如何保護等都面臨著諸多難題。電商平臺的銷售也增加了知識產權保護的復雜性。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并非易事。論壇立足于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痛點,通過融合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產權專家,相互交流碰撞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的經驗和方法,共同探討中國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的困境和方法。
提到中國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時,波司登集團法務總監嚴武洲談到現在的法律規定基本上能夠覆蓋保護要求,但在實踐中要求與時間賽跑,服裝外觀設計專利的申請周期過長,不能達到保護的需求。
國內服裝設計師代表馬思彤則談到在獲取知識產權保護的過程中,獨立設計師品牌面臨的難度特別大,存在缺乏專業的知識產權法律知識及團隊、維權或者進行知識產權保護的成本高、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對象的界定界限模糊等問題。
不僅是獨立設計師品牌存在維權難的問題,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沈永芳對此表示,實際上對于一個大的服裝企業來說知識產權的維權也是相當復雜的。她特別提出影兒時尚集團在2014年遭遇了整個系列的服裝企劃方案款式圖被非法透露、導致被競爭品牌公司全盤照抄的案例,損失上億。這個慘痛的教訓也讓影兒更加重視知識產權保護,不只是去申請專利、申請商標,在日常工作當中就要鋪墊、做好防范的措施,大到知識產權意識的提升小到工作中時間加密系統等日后可以用來取證的體系都要提前做好規劃。
阿里巴巴集團法務部法務專家徐行健談到知識產權保護中遇到的新問題,如知識產權投訴的惡意行為,包括在先元素的搶注、海外未注冊商標搶注、網紅商品特征搶注、熱搜詞搶注、TOP店鋪名字號的搶注等。
那么,中國服裝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之路究竟該如何走?
深圳先行示范,引領中國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
近年來,深圳市圍繞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優化綜合創新生態體系、打造創新創業生態區、實施最嚴格知識產權保護、建設知識產權強市等目標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在服裝知識產權的保護上,深圳同樣“先行示范”。
中國女裝看深圳,深圳擁有超過1000個時尚品牌,3000多家服裝和配飾企業,在全國一線城市商場中,分布著10萬余家專柜。而影兒作為深圳服裝企業的代表,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也走在中國服裝行業前列。
本次論壇的重磅環節,由影兒時尚集團作為主要發起單位,與中國服裝協會、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北京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研究會、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深圳市知識產權聯合會發出聯合倡議“尊重知識產權,尊重原創,保護創新”,宣布啟動《中國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
據透露,這個白皮書將由北京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研究會的專家智庫領銜撰寫,以人民法院已公開的服裝行業相關的知識產權司法訴訟文書數據為基準,結合公開信息,從數據分析的角度,解析近年來我國服裝行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整體狀況,同時對未來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的趨勢作出預測,以期對服裝行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機制的不斷發展提供數據參考,為政府及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服裝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之路,不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行業的共同努力。從微小的一個個單獨的聲音,到今天的“抱團”交流、發出呼吁,一起來尋求解決方案,更高效、更有價值。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陳建民在采訪中評價本次論壇的重要意義,再加上明年白皮書的正式發布,無疑將幫助中國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邁上新的臺階。
知識產權是抵御強敵的盾,也是打擊強敵的茅,進可攻,退可守。企業圍繞知識產權進行建設和布局才能確保品牌發展穩步推進,萬無一失。只有對知識產權進行了有效的管理和經營,才可能通過知識產權實現品牌溢價;國內品牌也才能真正走向國際市場,在國際占有一席之地。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