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4月27日訊 在國際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影響的情況下,作為江蘇省常熟市梅李鎮的富民產業、六大支柱產業之一的經編業負重奮進,從容應對,2008年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梅李鎮經編企業更是紛紛發揮各自優勢,積極謀劃,合理調整,在推進自身健康發展的同時,推動產業集群更好更快地發展。
群英公司整合染廠壓縮成本
常熟市群英針織制造有限公司是梅李鎮的經編龍頭企業,該公司自上世紀90年代創辦至今,已成為一家集化纖紡絲、研發、織造、印花、染色、后整理等一條龍生產和內外貿銷售為一體的經編毛絨類專業生產企業,2008年實現產品銷售收入5.2億元,創歷史新高。面對金融危機,群英公司始終保持堅定的自信。近日,記者在該公司看到了一片井然有序的生產景象。該公司董事長蔣建良表示:“受危機影響,整體市場是比較疲軟,但我們公司因為有著很好的基礎,產品銷售市場分布廣闊,因此公司發展整體比較平穩。而產品銷售則應了那句老話:東方不亮西方亮。”
據了解,今年以來,群英公司不斷加大自身的資源整合力度,將在蘇州的順蘭染廠轉讓后,全力做強在宿遷的印染廠,努力緊縮生產經營成本,全面規避因自身成本上升而造成的風險。合理安排資金使用,繼續加大新品研發力度。同時,為外貿業務積極儲備人才,先后招聘了6名大學生對國際業務進行深度挖掘。另外,利用一切生產空閑對員工進行培訓,切實加強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危機并不可怕,只有通過洗牌,才能看到最后的勝者。”蔣建良信心十足。2009年,群英公司將力爭實現銷售超6個億、同比增長15%的目標。
眾望公司用專利“敲”市場
常熟市眾望經緯編織造有限公司作為梅李鎮另一家頗具特色的規模經編企業,從成立第二年就著手實施“技術拉動企業”計劃,重視對產品的研發和專利的申請,積極跳出單純面料生產企業的框框,通過延伸產業鏈,實現自身產品的一條龍、高檔次和多樣化。目前,該公司已發展為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經緯編針織面料、服裝家紡面料、床上用品以及配件于一體的企業,并已擁有各類專利100多項,其中3項發明專利。2007年10月,該公司被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協會正式命名為“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
此次金融危機雖然讓眾望公司也感到了絲絲寒意,但該公司總經理徐建平對未來還是充滿信心:“國家的出口退稅率又提高了,這無形中使我們降低了成本。而且我們公司今年的訂單已下到了5月份,預計下半年會更好。”據了解,今年以來,眾望公司又進一步加強了外貿銷售隊伍,加大了與客戶的溝通聯系,并積極通過參加各類展會,主動進行對接。同時,該公司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積極推出新品面料、花型,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快,牢牢把握市場主動權。
眾望公司對于專利的申請歷來是重視有加,在目前的行業困難時期該公司更是加大了產品專利的申報力度。徐建平表示:“我感到申請專利,不僅可以很好地保護我們的新產品,而且能鞏固和拓展市場,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我們將一直堅持下去。”今年,眾望公司還將力爭申報3~4個產品的發明專利。
政府新政促發展
據了解,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梅李鎮政府也正在一如既往地扶持經編產業。今年2月2日,在全鎮用地緊張的情況下,規劃占地面積500畝、總投資12.5億元、注冊資本4.18億元的梅李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奠基開工。這為梅李經編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打造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拔覀冇媱澯5年時間,在全鎮形成年銷售收入10億元的經編企業2家、5億元的企業5家、1億元以上的企業10家;培育中國名牌產品1只、省名牌產品2只和蘇州市名牌產品5只;經編產品銷售規模將達100億元,創匯達5億美元,利稅超過5億元!泵防铈傸h委副書記陳俊對于經編產業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鏈接
梅李鎮目前已擁有各類經編企業46家和個體經編戶600多家,其中群英、夏奇、眾望等規模以上企業36家,并擁有各類經編機械2000多臺/套,從業人員1萬多人,所生產的長毛絨、珊瑚絨、繽花絨、網眼布系列等30多個品種,為家紡、服裝、玩具、裝潢裝飾等提供了所需的各類高檔面料,產品遠銷東歐、中東、南美等16個國家和地區。梅李鎮經編產業年產量已超10萬噸,銷售額近50億元,上繳稅金上億元。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