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紡織品貿易在許多國家經濟產出中發揮關鍵作用。紡織工業為全世界 4000 萬人創造就業機會,過去20年,紡織工業是世界兩個最有活力的部門之一(另一個是電器及電子產品)。許多發達國家試圖通過配額和關稅保護其國內產業,遠離國際競爭,紡織和服裝工業性質出現許多最新趨勢。隨著貿易協定的擴散,市場整合已成為一種日益增長的趨勢。在過去十年里,全球服裝貿易速度越來越快。2003年期間,世界紡織貿易增長 12.9 %,2004年增長 11.6 %,2006年,世界紡織品貿易增長較上年增長 9.7 %,達到 5300 億美元。觀測需求和供應趨勢,業內分析人士預測,到2010年世界紡織品消費將超過 1270 億噸。
紡織品和服裝協定(ATC)結束之后,紡織品和服裝生產轉移到擁有競爭優勢的國家。亞洲等發展中國家提供豐富的勞動力,生產擴大。同時導致發達國家增加紡織品進口,因為他們缺乏紡織品比較優勢。
2006年,歐盟是世界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國,其次是中國。說到紡織品進口,歐盟再次成為最大的進口國家,其次是美國,中國排名第三。中國擁有最大的紡織品和服裝貿易盈余。其次是印度,意大利,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當前的金融市場動蕩始于美國,并逐漸遍及世界各地,許多工業部門傷痕累累,紡織行業也未能幸免于難。不過,正如中國諺語所說:“危機是駕馭風險的機遇”,紡織企業面對挑戰樂觀自信,并尋找威脅制造的機遇。
來源:中國服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