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草亚洲视频,龙之谷私服,网页私服,网页私服

集萃印花網
您的位置:集萃印花網行業資訊小編推薦→詳細內容
【字體: 】      
“綠色保險”何時叫好又叫座?
集萃印花網  2012-09-22

【集萃網觀察】2008年,由原國家環保總局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制定的《關于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正式對外公布以來,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已經試點4年有余。環保污染責任保險利用經濟杠桿促使企業加強環境風險管理,有利于企業分散經營風險,提升環境管理水平,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提高社會管理效率;同時也有利于受害人及時獲得經濟補償,對穩定經濟社會秩序、減輕政府負擔、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意義重大。但因目前我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還屬于自愿性保險,沒有出臺硬性的行政干預措施,對涉污企業沒有任何剛性要求和硬性的管理措施,直接導致企業推諉現象嚴重,使綠色保險在國內面臨著各地推廣進度冷熱不均,面臨“雷聲大,雨點小”、“叫好不叫座”的尷尬現狀。

  推行環境責任險是我國環保事業發展進程中的必由之路,為此,必須通過完善立法來確保綠色保險地位,提高執法環境剛性,這是建立推廣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的前提。筆者認為,除在《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專項環保法律中寫入污染責任保險的內容外,還要明確環境污染損失的評估和責任認定、處罰等具體程序細則,切實加強可操作性。目前在國家層面,推廣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依據只有由原國家環保總局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于2008年聯合制定頒發的《關于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但這些政府規章總體比較宏觀,尚未上升到地方乃至國家法律法規的高度,在推行中主要還是靠環保部門和保險部門“跑斷腿,磨破嘴”去宣傳推介,成本大、效率低,量上不去、面撒不開。要讓高污染企業參保常態化,這個新事物推廣最起碼需進入省級人大立法視野,才能讓環責險盡快象車輛交強險一樣家喻戶曉,例如廣東省推行的公共場所火災責任保險,就是通過省級人大立法后實現了全覆蓋。

  同時,由于目前我國尚未有統一的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參考標準,加上保險公司在現場勘查、風險評估、標的定價、事故定損等專業環節的技術力量不夠,災害損失風險難以把控,這進而影響到環境責任保險的費率確定和產品開發。保險費率的確定,需要保險公司對于企業的歷史污染事故損失、污染風險管控能力等真實數據的掌握。令人擔憂的是,由于環境污染責任險技術含量相當高,一旦發生事故,通常需要由地方環保部門對事故定性,如是遭遇不可抗力的事故,在定損方面如果保險公司勘驗后給出的賠償標準雙方都能接受則萬事大吉。一旦企業對污染賠償不滿意雙方起糾紛,即便經過訴訟程序,法院也需要委托一個有資質、令雙方都信服的公估第三方來定損,而現在全國僅沈陽有一家獨立的環境災害評估中心,全國范圍內有資質的機構則少之又少。$$分頁$$

   那么,欲讓綠色保險由“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之勢,究竟路在何方?

  從國外環責險的發展來看,一般都有立法、財政補貼、稅收減免、政府兜底、第三方風險評估及糾紛處理機構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體系。現階段,可實行政府強制與政府引導企業自愿相結合的路子推行,即對省控國控重污染源,石油、化工、印染、采礦、水泥、造紙、皮革、火力發電、煤氣、核燃料生產、有毒危險廢棄物處理等環境風險大行業,實行強制保險。對于其他企業,則通過宣傳等途徑,引導企業自愿投保,可學習日本政府采取行政建議方式,通過與企業簽訂污染控制協議達到減排微排目的。

當下,各地也可嘗試采取對買保險企業給予排污費減免,并在行業準入上降低門檻,為企業環評及“三同時”驗收開辟綠色通道,設立污染賠償專項資金等方式鼓勵企業參保,使之蔚然成風。同時地方政府要大膽創新,建立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基金,以政府為投保主體,將基金中的部分資金向保險機構投保環境污染安全保險,讓企業負責人增強投保的主動性和自愿性。這樣,政府的環境污染安全保險與企業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分級投保,各負其責有效互補。另外,政府對全年、連續幾年沒有發生環境污染事故的投保企業,可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或降低保費。對于鄉鎮、園區,要將環境污染責任險推行情況列入年度環保目標責任狀考核,并對完成情況進行通報。這樣,才能自上而下形成立體參保氛圍。相反,對高危企業刻意規避風險長期不買的情況,銀監局、環保部門應在信貸、環評等方面設置一定條件給予限制。

   對于保險公司,筆者研究了全國各地保險公司合同文本發現,合同對保險企業免責范圍太廣,導致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多年來,許多地方保險公司基本是零賠付或者極少賠付,長期以往保險公司“光進不出”難免讓企業覺得環境責任保險商業色彩太濃,這是不少地方環境責任保險難以向縱深推進的主因。因此,險種設計必須避免道德風險與逆選擇,才能可持續發展。在國外,保險公司對這類保險包括小事故都給予賠付,如英國除輻射事故外一般都給予賠償,賠付額通常是保費進賬的50%~70%。基于此,筆者呼吁,雖然推行綠色保險首先要企業消除依賴等賠錢心理,但保險企業當務之急是積極擴大售后服務面,要根據企業污染源性質區別對待,根據企業污染量與產值大小認真探討確定賠償率,理性確定保險除外免責范圍,進一步細化權利義務,因為賠付責任范圍不可過窄也不可過寬,保費與合同文本不能“千篇一律”。若一年未發生賠付,在年終保險企業也可從風險保障節余資金中拿出部分來獎勵環保先進企業,給企業以續保信心。

  來源:《綠色視野》雜志

更多
  
  下一篇:
集萃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集萃印花網”上傳的所有內容:文字、圖片和音頻視屏等稿件,版權均屬于本網站,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和個人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注有“集萃印花網”的所有信息。若要轉載,務必取得本網站的許可(客戶服務),并要注明來源。如若違反上訴聲明,本網必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的其他文章,都注明了來源。本網轉載是為了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于要轉載此類文章的媒體、網站及個人,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若有擅自篡改來源,均與本網站無關,其轉載者自負法律責任,同時本網也必將依法追究責任。
精彩圖集

最新資訊

流行趨勢

點擊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